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法華經義記


    法華經義記
    觀世音品第二十四

      梁 法雲 撰

  觀世音者,可有四名:一名觀世音,正言觀世間音聲而度脫之也。二名觀世音身,即是觀眾生身業而度脫之。三言觀世意,即是觀眾生意業而度脫之也。四者名觀世業,此則通前三種。問曰:若爾何故只名為觀世音耶?解釋者言:但行口業則易,身、意兩業行善則難也。且娑婆世界多以音聲為佛事,是故從觀世音受名也。
  今就此品中亦有六段:第一先稱歎此菩薩也。第二從「云何遊於娑婆世界」此下,則正明普現通經也。第三「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以下,仍勸人供養此菩薩也。第四「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以下,結歎此菩薩也。第五「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下,明持地菩薩寄也。第寄此品末仍歎觀世音之德也。第六臨品末「佛說普門品時」以下,明說此品時得利益也。
  今且明第一歎中有二,即問答為二也。今明佛答中自有兩段:第一先依名歎。第二從「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下,名為格量歎也。
  依名歎中有四:第一先歎觀世音。第二「若有眾生多於婬欲」下,歎觀世意。第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下,歎觀世身。第四「是故眾生皆應受持」下,結勸受持也。
  就第一觀世音中自有三:第一「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下,總明觀世苦聲。第二「若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者」下,別明觀世音救七種難。第三「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下,總結歎也。
  第二救七種難者﹕第一「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下,一行半救火難。第二「若為大水所漂」下,咸一行救水難。第三「若有百千萬億眾生」下,五行半明救風難。此中雖通羅剎,未明羅剎也。風本無色,正明此風吹起黑色,故言黑也。第四「若復有人臨當被害」下,咸兩行救刀杖難。第五「若三千大千」下,兩行半救羅剎難。第六「說復有人若有罪」下,兩行救枷鎖難。第七「若三千大千國土」下,六行餘救盜賊難也。「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竟巍巍如是」是第三總結歎觀世音也。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此下是第二歎觀世意。就中自有二:第一正歎也。第二從「無盡意」下,竟「是故眾生常應心念」結勸也。「若有女人」此下是第三歎觀世身。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身業禮拜,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亦第二從「無盡意」下,竟「福不唐捐」結勸也。「是故眾生」此下是第一依名歎中第四總結歎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此下是第二格量歎。此中亦有四階:第一佛先作格量功德問無盡意也。第二答佛「甚多,世尊」也。第三「佛言若復有人」下,明如來結會。第四「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下,總結歎也。
  「無盡意白佛言」此下是品中第二段,正明普現色身弘經。自有二:第一問,第二佛答也。今且明問中自有二意三文:一問言「云何遊於娑婆」,此問形也。第二問言「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此問教也。「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此是第三總結前問。形、教兩法都是方便之力也。佛答中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結答也。就正答中凡有十九應,以一一中皆答上兩問。「現形」即答前問形,「而為說法」即答後問教。今初句「若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明眾生根性。後句例皆如是。經文略無眾生也。「無盡意是觀世音」下,是第二結答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此下是品中第三段,勸人供養觀世音自有七階:第一明如來正勸供養。第二明無盡意即受佛教捨瓔珞供養也。第三「時觀世音菩薩」下,明觀音不受。第四明無盡意請受也。第五「爾時佛告」下,明如來自命觀世音令受。第六「時觀世音」下,明觀世即受。第七「分作二分」下,明此菩薩既受之後仍行迴施也。
  「無盡意」以下是品之第四總結歎觀世音也。
  「爾時持地菩薩」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持地總歎此觀世音之德也。
  「佛說是普門品時」此下是品中第六段,明經家敘說品得利益也。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