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

             莲花戒大师作
             喀觉译
             丹增嘉错仁波切讲授
             悲智学佛会整理

梵文云:跋瓦纳乍玛
藏语云:修次中篇

    一、前言

  从今天开始在正觉大塔(菩提伽耶)旁,难得有此殊胜因缘对你们讲法。首先讲「修次中篇」,之后是「菩提心赞」,梵文和中文都有翻译,而且也有多种语言的译本。「修次中篇」最主要讲空性的道理--「空证智慧」,也就是「中道」!

    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是莲花戒大师所著作,他是一位具善巧以及成就的大师。在西藏「修次中篇」是一部非常闻名,同时也是很具价值,十分重要的著作。透过「修次中篇」,能使我们对于佛法的概要,有更深的体会以及了解。倘若我们是佛教徒,却不了解佛法大致上的架构,将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从「修次中篇」的空性道理,再透过「菩提心赞」(宝炬论)的内容来实行。接著讲佛子行三十七颂,这是无作贤所作,共有三十七句偈颂,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佛子行。
  我是从萨迦的桑吉仁波切,得到「修次中篇」的传承。桑吉仁波切是从拉萨的桑耶寺,天钦仁波切的上师处,得到「修次中篇」的传承。他的上师是宁玛的上师,那时正在思维「修次中篇」的内容。至于萨迦仁波切,如何得到「修次中篇」的传承,我们不清楚。只能肯定桑吉仁波切,从宁玛上师得到传承,再传给我的。佛子行三十七颂,是从噶举的咕驽仁波切得到传承,咕驽仁波切是从佐千仁波切得到传承的。
  这几天我主要讲,「修次中篇」与「佛子行三十七颂」。也会以很扼要的方式,为你们口授,主办单位要求的「心经」传承。还有念诵「菩提心赞」,以及做简单的解释。我是在噶举的咕驽上师处,初闻佛法时,听到这部「菩提心赞」(宝炬论)的,我的传承大致如此。接著我想为你们口授,宗大师所作「缘起赞」的传承,以缘起道理礼赞佛陀身、语、意三功德,因为佛陀了解「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赞叹佛!此传承是从昆努的格西得到的。「缘起赞」及「了义不了义经」的传承,现在已变得很稀少了,尤其在西藏的卫藏地区。这几天我们可以互相研究讨论!这里的负责人员,准备的非常齐全,虽然是帐蓬,从外面看不是很雅观,但是能够挡风遮雨、遮阳光就可以了,我为他们的准备周到,说声谢谢!
  在此地传法的缘起,是因为正觉大塔乃佛陀成道之地。大家有此难得的机会集聚一堂,思忆佛陀的功德,以及追随佛陀曾经走过的路!这是最重要的。应该如何追随呢?了解佛法的内涵,依教奉行!我个人不是很精通佛法,但我会把所知道的,尽量为你们解释说明。我努力以清净意乐传法,也希望弟子们,以清净意乐听闻。假使如此,将是清净的佛法事业,功德圆满!希望大家互勉互励。首先念皈依祈祷文,主要礼赞佛陀。接著忏悔、回向、念心经、文殊师利菩萨礼赞文,以及供曼达拉。刚刚念诵的皈依发心,是调伏自己的内心,发心为一切有情圆满菩提,以很强烈的意乐,让自己生起菩提心!「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宝,主要的皈依对象是法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菩提心是希求菩提之发心,具足利益他人以及无上菩提,二种希求之发心。「直至菩提我皈依」,是非常强烈、长久性的皈依、未证菩提之前都要做到。思维若证得圆满的佛果位,就能如实地、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此偈包涵智慧与福德两种资粮,但主要是福德资粮(六度万行),即以布施等一切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为了圆满自利与他利二事业!如此思维,就是很强的皈依心」。
  这次各地信徒云集,包括西藏流亡的难民、还有外国人,大都为听法而来。能在殊胜的圣地讨论佛法、是让我们积福的珍贵因缘,我非常的随喜此净罪积资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只有追随佛陀的智慧,才是个精进的比丘!我非常欢喜,佛陀所指导的深奥道理,因为仔细探讨研究,会发觉佛法中所涵藏,更微妙的道理。它有广大的思维空间,可以让我们深思;真正去实行时,发现确实对我们,有实际上的帮助。佛陀在此出世,也在此成就佛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圣地。当然,有很多人来朝圣,也有很多人想维护和改善环境,印度中央政府,曾有计划的负责维护此地区,目前还在改善当中。
  所谓「法」是建立在内心上,并非靠外境、外缘去改善调伏的。我们所讲的「佛法」,不是建立在天空上;回教也不是存在于教堂或者字面上,说到基督教一定想到十字架。所以当我们讲到「教法」、「宗教」时,会认为是外境的事物,这是错误的。真正的教法,是建立在内心上,未调伏的心,使之调伏,并非由外力去改变。跟随佛陀之后,内心是否渐渐改善、步步进展?假使有,就是真正得到佛陀的加持。若教法无法改善你的内心,那表示你学错了,佛陀也无法加持你。世亲菩萨曾说过,教法分为「教正法」及「证正法」。教正法是由讨论及听闻而修习。真正的教法是证正法,是由闻思修而学习,建立在内心上。证正法是--戒、定、慧,教正法是--经、律、论。透过佛法的道理,如何得到真正的法?以戒定慧三学,在心灵上建立真正的法。当我们听到佛法时,一定要想到属于内心,而不是指外在的佛像、经典、念珠。念珠非属于真正的佛法,外道婆罗门也拿念珠持咒。许多先辈大师曾经讲过,假使念太多咒语而未调伏烦恼,小心你的指头断掉?有时候甚至还会念到一百美金、二百美金……!
  现代人太注重佛像,看到黄金铸造的佛像,就觉得很庄严殊胜;看到泥巴塑成的佛像,就轻视它,其实太注重外表,不是好现象。以佛像外表(金,银……)学佛,是世间八法,不是真正学佛,而是在造业。虽然穿上法衣、口才一流,但所做所为还是在造业。因此真正的佛法,是指未调伏的心,透过对治力调伏,未生起的功德,透过对治力使之生起。让自己的过患减少到最低,让自己的功德增长到最高,如此才有益处。我们要即身成佛,是非常困难的。应该以实际的修行,昼夜不断、经年累月、多生多劫串习,慢慢地去除内心的过患,建立圆满的功德。「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有如虚空般众多的有情,未度尽之前,绝不成佛。这种心力是我们需要的。
  一般人性急,都想快速得到果报。甚至有上师,以灌顶来解决一切的困难,而弟子们,竟也相信这种谎言,双方合作灌顶仪式,当上师出了问题,弟子们就责难上师之不当。学佛最主要目的是什麽?在凡夫地的我们,是没有任何的证功德,要让自己生起道功德,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假使能调伏内心,不只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得到快乐。
  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暇满人身,并非是最圆满的。有暇满人身,并不代表具有人生的意义。真正人生的意义是--调伏内心,需要长久的苦行去证得。我们要共同努力,拟定一个长久的目标,经常串习,才能达到究竟圆满。我们无法快速得到证量与道功德,但如果脚踏实地、努力修习,就可以积集资粮。运用长久时间学习「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是没有差别,因为若不学习,你还是在轮回!时常思维成佛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明天,为你们传愿心仪轨;后天传授菩萨戒,根据「菩萨地论」戒品所讲的菩萨行。之后,为你们传千手干眼观世音菩萨灌顶,不动明王灌顶,长寿佛灌顶。

    二、正释

  佛法的真正起源地是在印度,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称为「经」,印度的许多大师研究的著作,称为「论」。经由这样的承续慢慢流传。目前佛陀经典,已翻译成藏文的大约一百卷;印度大师所写的论典,翻成藏文的有二百多卷;经和论总共有三百廿五卷,这是西藏佛教的基础。因此译任何经典时,都会写「梵文云」或「梵语曰」,表示这部经典,是从印度流传下来的,然后再写上「藏文云」。由「梵文云」与「藏语曰」,可以了解,当代大译师,具有很大的功德。他们以详细完善、精确无误的翻译,圆满指导我们。翻译之后,并不是马上出书,还要请印度的班智达修改,互相讨论之后,才出这部「修次中篇」的。
  何谓「修」?就是反覆串习、修习。我们应该以何种方法调伏内心?改善内心?必须透过佛法的道理去改善。但并非马上可以达到效果,需要长期串习努力。当我们听闻教理时,第一次听觉得很困难;第二次听时,觉得比较简单;第三次、第四次听时,就觉得愈来愈容易了。这就是串习、薰习。譬如我们时常愤怒、嗔恨一个人,当看到此人,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忿怒心。这时应该想--我不应该对他产生忿怒心的,我不应该这样发怒。一次又一次的薰会,自然而然不会对此人,产生很强的嗔恨心了。以此串习的力量,调伏原本非理作意的过患。
  以身体而言,刚开始做一个动作时,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天天做同一动作,就不会觉得困难。这就是长久的串习、薰习所得到的结果。同理,「心」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但被心所控制,心又被烦恼控制,即使不要痛苦,因为不知痛苦的因何在,无法突破,唯有承担痛苦。快乐的因又不积聚,所以无法得到快乐。
  「修」的意思,放弃往昔对烦恼的串习,换上新的串习,不再被心控制,心也不再被烦恼控制。假使长期,把心保持在善的一面,去串习、薰习,心自然而然变成善的;长期远离烦恼的串习、薰习,来改善内心,叫做「修」。
  「修」,就是内心与善法相应的串习。所以必须多多听闻,什麽是真实的情况,以听闻的善法,内心反覆的思维,需与真理相应。不只听闻,生起定解之前,先要观察,如果不相应,就无法对真理生起信心。完全相信真理之后,知道生定解的胜利,不生的过患。修的次第分为二,一是观修,一是止修。观修,就是反覆的思维观察。产生定解之后,把心安住于此,称为止修。一般人对著境,内心就产生起伏,这是习气造成的,不加以观察,就执著为真实。如果不照修的次第,先修难的,后修易的,将无法达到我们追求的目标。前前所修的内涵,是后后的基础,次第正确,就容易成办所愿。
  这部「修次中篇」、并非在介绍历史。虽然目前我们所学的是因明学,但是听闻解释之后,依照所得的答案,配合日常生活的作息去实行,可以调伏内心,得到圆满成就。「修」也有修的次第,如证得菩提心之前,必须先生起大悲心,大悲心是生起菩提心之因,有固定次第的,因此称为「修次」。
  「虔诚致礼敬文殊孺童尊」,著作论典之前,先礼敬自己的本尊,可以减少障碍。「修次中篇」主要讲空性的道理,属于论藏的一部分,解释慧学的论典。
  「修次」分三篇:初篇、中篇、下篇。「修次中篇」,主要的内容已有注释,因此我时常念诵,这次以解释「中篇」为主。
  兹略述诸随大乘经藏轨理者之修持次第。此中,欲极速证得一切种智,当具寻思,现前精勤于能得彼之众因缘。
  主要是为跟随大乘经藏,以及希求大乘的学者们讲的,以大乘道次第内容为主。大乘殊胜的原因是,无论在意乐、加行、果上,都比小乘殊胜!思维殊胜是发心,加行殊胜是六度万行,得到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果殊胜。因为具足意乐、加行、果三种的殊胜,所以称为大乘。
  在此的大乘经藏,不是指经律论,而是指一般的经典。大乘所要追求的是佛果位,不只断除烦恼障,还要断除所知障,因此佛陀的智慧称为「一切种智」(通达一切)。为了要得到一切种智、一切遍知,必须具足众多因缘,所以要精进修持成佛之因。
  如是,此一切种智,不可无因生。若是,一切时中,一切皆成一切种智,将成合理故。若无观待而出生,则任何皆不应有阻碍,以之,一切皆不成一切种智。如是,时而有出生灭亡故,诸实事唯观待于因,时而亦将有成就一切种智。非一切时,非一切处,亦非一切。彼故必定观待因与缘。彼等因缘中,当依诸无谬、无不齐全者。
  佛陀的智慧并非无因而生,它是事法、有为法,所以是由因缘而产生。没有一法不从因而产生,这是法的规则,一切有为法,必须由因缘而产生。灭谛本身是无为法,但也是依道次第的修持而证得。佛陀的所有功德,都是由因缘而产生的。倘若佛陀不是由因而产生,而是无因生,就成为长久不变;否则,就是完全没有。假使有自性、独立产生,就成为永远有,不是暂时有。如此将无一众生可成佛,因为佛陀就是无始有的。这是缘起的道理。
  佛陀并非无始以来就存在的,佛果位是由串习而证得,而且依同类因而产生。必须断除烦恼,及烦恼所留下的习气--所知障,才能成佛。由此可以了解,一切的轮回、一切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是由因缘而产生,都是依同类因而产生。以有为法而言,以它的因来看,它是果;以它的果来看,它是因。因果本身不相违,但不表示此因必生此果;因为有因,是可成佛,但并不代表有因,—定会成佛!虽然有因,但透过外缘的力量,可能摧毁这个果,所以有因,并不代表一定产生果。但是果,必须由因才能产生的!「法」,分为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是由因缘而产生,所以它的性质常常在改变,无为法不靠因缘,所以它的性质不会改变。
  我们所学习的佛法,并非捏造,而是由「正量」去安立的,因此学习时,必须以清净的意识、正确的意识、不颠倒的意识去学习!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烦恼,会使我们产生贪心及嗔心;这些贪心与嗔心是颠倒识,没有任何正量做为依靠,它是不正确、不清净的。但是了解无常、空性智慧、大悲心、忍辱或禅定……等,都是由正确,以及清净的正量来安立的。无始以来,我们以同一意识的续流至今,有部分意识是不清净的,有部分是属于清净的、正确的。我们所要断除的是不清净不正确、颠倒的贪、嗔、痴等执著。这是「所断」!所要取的是了解无我的智慧、空性智慧、无常智慧。这是「所取」!我们为何会轮回?由于颠倒识,也就是无明,使我们堕落轮回。
  无始以来,由于颠倒识的伤害,我们需透过佛法的道理、才知道何者为正确的意识、正确的量。如何以清净的量,破除不正确与不清净的意识?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了解实际的情况,即诸法的究竟性质时,这种智慧,即正确清净的量,自然会去除错误的颠倒识。当清净正确的证量,达到究竟时,就是佛陀的智慧。
  因此,皈依佛是有道理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刚开始也是跟我们一样,经过学习、串习,把未调伏的调伏,未了解的了解,以正确的智慧破除颠倒识,再慢慢地透过智慧的串习,得到究竟圆满的佛果。所谓的「圆满」,就是我们意识上,有许多的错乱识以及颠倒识,经由正确清净的智慧,慢慢排除与对治,使这些过患减少到最低,甚至完全清除。所以佛果位,是由特别的因缘产生,由许多因缘聚集而成,不是单独的因缘,或者简单的条件构成的。现在佛的果位,是依因缘而产生,未来佛的果位,也是依齐全的道次第,修持而得到,三世诸佛,都是因缘具足才证得的!
  每个人都具有,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光明意识),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学佛。我们都具有了知「境」的能力,了知事物的能力,,这是自然的能力,称为意识。由意识的力量,了解外物、外境。经由眼识去了解形状和颜色,之后,自然会了解此形状和颜色,这是透过眼识的能力去了解的!同理,你看到了、听到了、见到了……,这些都是意识,让你得到这些感受的,此意识是粗分的,由粗分的根识而产生。如:眼识是由眼根而产生。当我们的眼根受到损坏时,眼识的力量便会减弱或败坏。我曾经听说,白色眼睛的狗,所看到的都是白色的、此话若真实,表示我们的眼识与眼根非常有关系。因为眼识的所依处是眼根,因此依眼根的认识,称为眼识。以人而言,粗分的意识与大脑有关连,这是可以体会到的;如我们说:此人很聪明或很笨。从有人类至今,透过脑细胞的感受,使智慧慢慢进展,人类愈来愈聪明,但是这种能力,必须透过同类因才能产生。它的所依处虽是脉息、气流及脑细胞,但产生唯明唯知的能力,并非由这些产生,而是由同类因产生。亦即,产生唯明唯知的这种能力的进取因,必须透过以前的意识产生。所以我们不能把脑细胞(色法),和意识混淆一起!色法是属于色法,意识非色法;但所谓的「法」,却是由色法与非色法,两者和合而产生的。
  为了生起清净与正确的智慧,必须了解诸法的性质。意识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是一种唯明唯知的能力,并非依暂时的因缘而产生。烦恼所执著的,是不存在的法,当了解存在的法时,自然认识不存在的法。所要破除的是,唯明唯知的意识所执著的,不存在的法;不是破除唯明唯知的能力。由「所取」的智慧,破除「所断」的烦恼。破除意识上暂时的污秽时,能力本身不会消失,如眼睛上,有灰尘遮挡了眼识,但当你把灰尘除去时,眼识能力仍是存在的。同理,意识具有了知一切法的能力,但是由于暂时的污垢遮蔽,无法了知诸法的究竟性质。当正确的智慧,破除暂时的烦恼,以及一切的污垢、障碍,唯明唯知的能力自然现起,我们也因此了解一切的实相。
  佛陀所得到的这些功德,我们是可以得到的,同时也了解,世间的创世主是不寸在的!前面讲到,轮回是由无明而产生,「集学论」解释的很清楚,这是由暂时的因缘所产生、轮回非由世间的创世主所造,而是由同类因而产生。因此每一有为法,也都由自己的同类因产生。
  印度的数论派,认为一切法是共主相(在因时已有果的性质)而存在。此非正确观念,一切法都是由因而产生,因本身,也要由其他的因而产生,前因还需前前因,以此类推,因是无始的。倘若第一个因,是无因生,则成为水恒不变,或完全没有。
  何谓「同类因」?此因产生它同性质的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都不想得到痛苦,想要得到快乐;这些都是,由它们的同类因产生的。因此想得到快乐,就要种下快乐的因,断除痛苦的因。断除之前,先要了解,何谓是痛苦的因?何谓是快乐的因?才有办法断除。同理,若不了解真正快乐的因;是无法得到快乐的。因为快乐,是由同类因产生,所以你必须听闻佛法,了解真正快乐的因,然后去实行。唯有种快乐因,才会得到快乐果,这种因果道理,佛法讲的非常详细。
  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法,都是由因果而产生。佛陀第一次转四谛法轮,因此佛教徒必须了解四谛:苦、集、灭、道。「苦谛」是果,它的因是由「集谛」而产生。每个人都想得到,永恒的快乐,远离一切痛苦。这种快乐,是由强烈的对治力,断除痛苦的因而得到的,也是由因而产生。「灭谛」的因,是道谛,能证得灭谛果位的,是「道谛」。染污谛的因果是集、苦;清净谛的因果是道、灭。我们都不想要痛苦,必须了解痛苦的因果;想要快乐,吏需了解快乐的因果;痛苦快乐不只是感受而已。
  苦可以分为三种:苦苦、坏苦、行苦。被烦恼控制,无法自主的这种痛苦,称为行苦。即无自主地被业与烦恼所转、所控制。此痛苦因有二:业与烦恼,最主要是烦恼。假使业种子没有烦恼的薰习,是无法成为痛苦的。因此,业与烦恼,最主要的是破除烦恼。烦恼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是五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五钝使(贪、嗔、痴、慢、疑)。
  灭谛是断除一切痛苦、得到永恒快乐?能证得灭谛所使用的方法,称为道谛.痛苦的根源是无明,而无明的对治即道谛。无明是颠倒的执著,它的正对治是,了解诸法究竟性质的智慧--空证智慧。以「空证智慧」破除颠倒的无明,「空证智慧」即道谛,由道谛的修持,才能得到灭谛。因此,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四谛」。
  我们要了解,无明是可以断除的。如何断除呢?所持的境是有,还是没有?空性是否存在?仔细去观察、了解实际上的情况,抉择无明与空正见,何者为正确?假使了解实际的情况,就能了解无明是颠倒识,它所执著的,与实际是不符合。这时才会深信,无明是可以断除的。先思维,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境与相,实际上是否存在?是否符合实际的相与境?经云:「一切的法并非真实有,但是由于无明的串习,看到真实寸在。」诸法所现的相,以及它本具的相(究竟性质)是不符合的!由此而安立了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四部宗义都讲到二谛的道理,这里以中观应成所讲的二谛道理为主。
  总而言之,由名言识所安立的法,称为「世俗谛」;由胜义识寻找观察而得到的,称为胜义谛。因此我们要体会,真正四谛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二谛。以中观宗义去体会,可以得到正确的二谛道理,而且会了解轮回是可以破除,解脱是绝对可能的!进一步了解,灭谛绝对存在,僧宝也是存在。因为灭谛是心的功德,当体会到灭谛的寸在,证得灭谛的圣僧(僧宝)当然存在。这时才会了解佛陀是存在的,更深信佛、法、僧是存在的。
  听到「佛陀」这个名词时,不仅代表二千五百年前的圣者而已,对佛陀的看法、体会、感受会完全不同。因为你了解,佛陀是经过这次第的修持,才得到圆满的灭谛。听到「法」,不会觉得最捏造出来的幻想,而是由强劲的对治力,破除烦恼而得到,所以相信法宝是存在的。这时对三宝所产生的信心是不共,而且是非常强烈的。具有灭谛与道谛功德的僧宝,是不可思议!非常殊胜!从内心深深地体会到,对三宝的信心,不只是虔诚的信心而已,是净信心,是依见到正理而产生的信心,不会动摇、非常坚固。佛法僧三宝不是历史,确实是存在,具有相当殊胜功德。要产生这样坚定的信心,必须了解二谛与四谛的道理,以及了解一切法,都是由因缘而产生。所以修次中篇说,必须依无谬、齐全之因缘,才能成佛。
  殷重行于错谬因,纵经极长时,然不获所欲果。譬如,由山羊挤牛奶般。由未观所有因,亦将不生果。盖无任何种子等,不长苗芽等果故。以是,欲得彼果,当依所有无谬因缘。
  想成办果,其因必须具备三条件:性质无误,数量齐全,次第无误。假使因缘不齐全、错误,是不可能成就佛果位。错谬之因,无论历经几千劫,都不会得到果报的。一切有为法,都是由因缘而产生,今生的快乐痛苦,也是由因而产生。就如;发愿想要富有。虽然有发愿的力量,但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行。常常有人祈求上师,赐予万事如意、事业顺利……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佛陀曾说过:「自己是自己的依估,自己是自己的救护主。」所以能救自己的人是自己。并非是上师。当然上师是有些帮助,但最主要靠自己。当业果成熟时,佛陀也无法救你。佛陀在世时,释迦族快被另一位国王毁灭,佛陀的大弟子请求佛陀,挽救此不幸的事件。目犍连尊者虽以神通力,也无法改变现前的恶果报,因为神通是不敌业力的。当死缘成熟,纵使抱著佛陀的法相,或则佛陀亲自给你药,也无法因此得救。
  嗔心的对治力是忍辱。当我们不断地串习忍辱,由忍辱的力量,使嗔心减少到最低,就不会得到嗔心所产生的痛苦,自然而然得到快乐,同时也会使他人快乐。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必须让自己内心建立对治力。不可能祈求上师,让我们不要贪心、嗔心、痴心,必须靠自己去达成。假使不想有嗔心、贪心所产生的痛苦,必须串习忍辱,或观不净观……等,如此才能对治。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内心上,改善内心非常重要。
  「宝鬘论」说,能言善辩者,不代表懂佛法。擅长持咒、念佛,并非我们所要追求的佛法。我时常提到,身、口可以做到的大礼拜、绕塔、持咒……等,并非真正的佛法。譬如:一位老太太去绕塔,手上也拨著念珠,表面上好像在念佛,但另一面却在跟她的同伴聊天,「最近有没有什麽趣事啊?和家人如何啊?……等等」。身在绕塔,口中也念念有词,但所念却是一般世间的俗事,因此能专心缘于一处,念一0八遍佛号或咒语,是非常困难的。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心上,并非在身、口。思维无常或空性时,有没有生起烦恼?一旦有烦恼,无法生起虔诚皈依的信心,也不会有任何的善念,心存善念时,绝对不会生起烦恼。有些格西很会讲经说法,但没有调伏内心,非常可悲!所以,「因」必须无错误,而且齐全,由内心来建立。
  若问:一切种智果位之因缘,彼等为何耶?谓似我犹如天生盲,无法示彼等,然如薄伽梵,现证圆满已,对诸所化机所宣者,我亦将以薄伽梵语作宣说。于彼,薄伽梵曾告曰:「秘密主!彼一切种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是故,若欲证得一切种智,当学悲心、菩提心及方便,此等三。
  一切种智果位的因缘,可分为三:一、现前分,二、粗分隐蔽分,三、细分隐蔽分。由五根识修持的因,称为现前分。无常、空性等,非是现量可知,必须以正理抉择体悟的,称为粗分隐蔽分烦恼层次有多种,我们的意识粗浅层次亦不同。虽有极细微的意识产生、但是无法以现量见到,或以正理抉择体悟,必须慢慢培养,累积经验,长期修持。以目前而言,想了解这种极细微的烦恼,及意识层次、既无经验,亦非现量可知,唯有依靠佛陀的教义。如何相信,意识有细微的层次呢?因为佛陀,亦是由凡夫成佛的,然后把所修证,对所化机宣说,故可以相信有细微隐蔽分。
  如何以完整齐全的因学佛?发心、大悲心、六度万行等,方便品的修持。主要以大悲心为根本,生起的世俗及胜义两种菩提心,加上方便行的正加行证得。悲心,有无量悲心与大悲心等。这里所指的根本悲心,是清净意乐所生起的悲心,即大悲心,此乃菩提心的根本。若有大悲心,就可能圆满无上菩提,若无大悲心,无论如何精进努力,修持几百亿劫,也是不可能证得佛果。
  如果悲心、菩提心等方便都具足!因缘齐全,即使不想要佛果,也会自然产生。所谓世俗菩提心,就是发心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空证现量智慧。「道炬论」云:「智慧离方便,方便离智慧,俱说为缚故,二「俱不应舍」。也就是要认识世俗与胜义,以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的修持,才能证得佛果。圆满菩提心与方便品的修持,可以证得他利色身;成就智慧品,可以证得自利法身。因此,法身与色身,也是由同类因(智慧与方便)而产生,智慧与方便,则是由二谛而安立。总之,目前所看到的一切,皆是自性空,在自性空当下,又是缘起。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安立二谛的当下,修持智慧和方便,得到佛果位。
  若发悲心,诸菩萨现前拔济一切有情故,定成誓盟。次,明我见已,将恭敬趣入,极艰难行,必无间断,长时修习福德与智慧资粮。既入彼已,定修圆满福德资粮。若圆诸资粮,则如于掌中,证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种智之根本,唯有悲心,当由最初即修彼。《正法集经》亦告云:「薄伽梵,菩萨不应学极多法。薄伽梵,菩萨若善持一法,善为观察,彼之手中,已握一切佛法矣。若问:为何一法?即此大悲心。」
  这种悲心,就像对自己心爱的独生子,但不是对单独的众生,而是对一切的众生而产生的。由此悲心的力量,生起--为了使有情得到水久的快乐,我一定要成就佛果位之心。为了一切有情努力,无论是否能完成,我都要去做。这点非常重要!由内心深处生起强烈的责任心,即清净意乐,由清净意乐生起悲心,由悲心生起菩提心。
  诸佛薄伽梵,以大悲心遍摄持,已获一切自利圆满,乃至有情界尽前,常住于世,然所作不似声闻,入涅槃城最极寂静中。观照有情,远离涅槃城,如离焰铁屋,故诸薄伽梵之无住涅槃因,乃彼大悲心。
  大悲心殊胜之处是离二边,使你远离轮回,以及自利涅槃的寂静乐。由于大悲心之故,虽在寂静当中,心依然系著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因此,圆满自利利他的一切事业。
  此中当诠,修持悲心次第,最初即人,著手起行。起初,暂修平等舍,于诸有情,当除贪或嗔,成办平等心。
  修悲心之前,先修平等舍。亲怨的分别,是由内心贪嗔引起。因此由思维贪嗔的过患,修平等舍。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了解众生的痛苦,所以认识痛苦很重要。例如有人生病,要先知道得何种病,病越严重,我们的怜悯心会更强。没有产生相当的怜悯心,也许是不清楚病严重的程度。有人修怜悯心,却无法使心力提到最高,因为不了解,众生真正的痛苦是「行苦」。了解自己所得苦蕴之身,对自己的影响,和所受的痛苦;转一个境,他们也是同样的痛苦,这时怜悯心才会自然生起。
  譬如乞丐,本来就一无所有,不会互相轻视;但是稍微有点权势地位,就会产生竞争、嫉妒、轻视的心,所以烦恼比较重的是较有地位的人。当我们真正了解轮回的痛苦,可以观想,他人的烦恼比我们重,所得的痛苦比我们严重,如此思维,可以对他人产生怜悯心。因为认识痛苦而生起大悲心,为了使众生得到真正的快乐,离开痛苦,除了必须了解痛苦,还要加上爱护他人的心,以及慈心。假使无法百分之百爱护众生,就无法生起真正的悲心。
  菩提心的修持有两种:一、自他换,二、七因果。自他换,可以透过空性智慧修持,比较—稳固和殊胜,当然七因果也是很好的修持。无论任何修持,都是以平等舍为基础。若没有平等舍,修持菩提心时,对某些众生,比较容易生起怜悯心,有些比较难生起.这是没有修持菩提心的过患。
  思维一切有情,皆欲安乐,不欲痛苦,无始轮回中,无何有情,未曾百次为我亲人。周遍思之,此若俱只数,或有于之生贪,或有起嗔,故我当以平等心,对待诸有情。作意思已,先由中庸者著手,亦于亲敌,修平等心。
  非理作意,贪会成嗔。应该了解,所谓的仇人及亲人,并非是真正的仇人及亲人。前半生对你很好,后半生可能变成仇人;现在的亲人,前世也许是大仇人呢!平等舍,是对亲人和仇人都平等看待,不要把暂时的亲人和仇人,认定为永运的亲人和仇人。真正的仇敌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己内心的贪嗔,所以烦恼是真正的仇敌。
  如同造房子时,一定先把地面铺平。当你对每一众生,都没有差别时,修利益众生的心,才是平等的。任何有情都想离苦得乐,任何众生都曾是你的亲人。自己有痛苦,曾经当过亲人的一切如母有情,也有同样的痛苦,也同样的想离苦得乐。曾经是亲人,对我有相当大的恩德,不是我亲人时,也给我很大的恩德。今天大家聚集在圣地,筹备会场这些人,不一定是很熟的朋友,也许为钱来帮忙,但是没有他们,我们也没有圆满的法会。制造一件衣服,也需要许多的程序,当你买一件衣服,虽然是自己付的钱,但是如果没有做衣服的人,你有钱也没有用。
  同样地,今天能使用麦克风,也是经过科学家,不断的研究才发明的。我们的食衣住行,起居生活的一切,都是许多众生,互相合作才产生。好名声亦如此,由众生一传十、十传百,才成好声誉,并非一人可造成声势。因此世间的一切,都是由许多众生的因缘而产生。无论何人,能活到现在,不是依靠自己。假使我们听到吃人肉,会觉得很卑鄙。同样地—羊也是轮回中有生命的众生,如果我们吃羊肉,不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人说,羊是畜牲不一样,我觉得此想法太愚痴。
  应如此的思维--认识的朋友对我有直接的恩德,不认识的朋友们,对我也有许多恩惠。尤其仇人,对我的恩惠更大,因为有仇人,才有嗔,才能修忍辱。修忍辱,必须有起嗔心的境,不可能对著释迦牟尼佛像,观修忍辱吧!因为仇人的因缘,使我们得到修忍辱的机会,你不觉得仇人很珍贵吗?
  入行论说:「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仇人对我有恩惠,不是因为帮助我,而是使我生气,让我有修忍辱的机会。我们修忍辱的善知识,是仇人。修忍辱的机会很少,是仇人少,所以仇人很珍贵。咕驽仁波切曾经说过,有一人绕寺时,看见旁边坐著一个人,就问:「你在做什麽?」坐著的人回答:「我在观忍辱。」绕寺的人说:「混蛋!」坐著的人马上说:「你为什麽说我混蛋?」可见他没有遇到修忍辱的境(仇人)一遇到「境」,就无法修了。还有个故事,有一位听力不太好的老和尚,要去一座寺院,年轻的和尚问:「师父,您要去那里?」 老和尚听成一句坏话,于是说:「啊!你在说什麽?」年轻和尚说:「你好笨!」老和尚说:「对!对!」所以修忍辱,必须要有对象,才有修忍辱的机会。
  学大乘精神的人,特别要感谢仇人的恩惠,因为仇人给我们修忍辱的机会。同理?没有可怜的众生,不可能生起大悲心,大悲心靠一切可怜的有情众生产生。入中论云:「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菩提心具有初、中、后的殊胜功德。大悲心非常难得,是无上殊胜的法门。大悲心是缘一切可怜的众生证得。一切众生对我们有很大的恩惠,无论今生后世、修三学、一切基道果的修持、佛果位等,都是缘一切有情众生而证得。因此忆念一切有情的恩惠,会了解不能放弃任何的众生。一般总是认为有情众生,离自己好遥远,但是思维恩惠,无形中把距离拉近!所以修习悦意的慈心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遇到任何众生,都能生起悦意、欢喜的慈心?有了悦意的心态(慈心),再加上认识痛苦的出离心,才能生起大悲心。
  次于一切有情,先修平等心,再修慈爱。以慈爱水,滋润心演,如有黄金之地,于之播下悲心种,将极顺利旺生长。次以慈爱,薰习心续已,当修悉心。
  先认识自己的痛苦,才能体会他人的痛苦。对一切果生,先观修平等心,次观修恩惠,再生起悦意救护之心,才能生起悲心。
  使悉心,乃欲一切痛苦有情,远离痛苦之希冀相。三界所有有情,随其所应,皆以三苦相,受极痛苦。是故,当于一切有情修彼也。似此,薄伽梵曾告曰:「一时,使等有情地狱之众有情,无间长时,唯沈溺于炽热等诸种苦河中。」亦告曰:「如是饿鬼众,多数感受,难以堪忍,饥渴苦火枯槁之极苦身躯。」显然,旁生众亦是,唯感相互吞噬、嗔怒、厮杀、伤害等苦。人众亦是,感受遍求不得,相互仇恨、伤害、爱别离、怨憎会、贫困等无量苦。
  凡由贪等烦恼,诸缠蔽心,抑或被诸恶见所扰乱,彼一切皆是痛苦因,如处断崖,唯是极苦。纵是诸天,亦被坏苦所苦恼。诸享欲天神,彼等恒感死殁及堕落等恐怖,忧郁御心,云何安乐。
  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苦苦,以人而言,是痛苦的感受,如:生、老、病、死等。有些没有直接痛苦的感受,而是由贪、嗔、无明,颠倒执著的恶见,或认为「我」是常、一、自主的邪见,这一切俱生我执的颠倒执,皆是痛苦因。好比在断崖边,虽然暂时离开三恶道的痛苦。但是具有痛苦的因,所以很容易堕入断崖。何谓坏苦?是指有漏的快乐感受,即由烦恼产生的快乐感受。四禅天的天神,没有苦苦、坏苦,但还是有行苦。
  行苦,乃业与烦恼之性相,随他转之体性,一一刹那自然坏灭之性相,周遍一切众生。
  随他转之体性,是由烦恼及业所控制,在每一刹那,无自主、无止境的坏灭。由无常可以了解,我们是痛苦,由苦了解「无我」。因为每一刹那转换,所以不是常法,因为由烦恼及业控制,所以没有自主的能力,因此「我」不是常、一、自主。
  以是,所有众生,皆住苦火焰燃中。见已,作意思维,如我不欲苦,所有他人亦皆同。呜呼!疼爱我之此等痛苦有情,如何由彼痛苦脱离出?谓知己受苦般,亦可以欲离彼之行相,以彼悲心,住三摩地,或一切威仪中;当于一切时,于诸有情修习之。如云,最初唯于众亲友,由见所受诸种苦,故当修持之。
  当我们观修悲心住三摩地时,如果因为时间,及坐姿觉得有点累,可以出定。出定后,可以靠念咒的力量,让悲心保持住,自己和他人都想离苦得乐,我们有权力,也有能力离苦得乐,以这样思维,观想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
  次,唯平等观诸有情无差别,思维一切有情,唯是我亲人,周遍思已,次当于诸中庸者修习。其时,如于亲友般,平等人彼悲心。彼时,当于十方一切有情修习。其时,犹如爱儿受苦之母般,自感极苦,欲拔出苦之行相,悲心自然流露。于彼一切有情,平等而住,彼时,即称圆满矣,亦得大悲心之名。
  大悲心的修持次第如前说。无论见到、听到、想到任何人,不必刻意,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希求他人离苦之心,「犹如爱儿受苦之母般」,自然流露的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心。
  修习慈爱,最初由亲友作起,欲彼过乐之行相。渐次,当于中庸以及怨敌修习。如是,串习彼悲心,逐渐,希欲现前披济所有有情,将自然涌现。
  修习利益众生的慈心及悲心。慈心是让他人得到快乐的心,悲心是帮他人拔除痛苦的心。有了慈心及悲心,为众生离苦得乐,想负起一切责任的心,称为「清净意乐」。「七因果」的修持,先修平等舍,接著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清净意乐。「自他换」的修持,也是先修平等舍,观想自他平等,次观取舍,再观慈悲。所谓的「自他换」,不是自己与他人交换,而是每「众生都想离苦得乐,这点是一致的、平等的。所以不能贪某人、嗔某人,因为大家是平等的。一个很卑贱、很贫穷的人,也想早日脱离贫苦困境同样有离苦得乐的心,为什麽明知他也想离苦得乐,还要嗔他们呢?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要思维爱他人的功德,和爱自己的过思。世界上任何的不安定或战争,都是由爱自己而产生,世界上的一切和平安乐,都是爱他人的心态而产生。可见真正对社会有益的是爱他心,对社会没有贡献的是爱己心,一切过患的根源是爱自己,一切功德的根源是爱他人。从凡夫到成佛,所有的过程,都是由爱他心、利益他人,而圆满这一切。无始以来,一直都是爱自己,听自己的使唤做事,结果至今还在凡夫地。假使好几劫前,努力观修爱他心,也许已经成佛了。所以思维爱他心,好比自己生命一样,去爱护珍惜它。
  修持爱他心,可以圆满一切功德,因此自他换,就是把爱心摆在别人身上,为了使爱自己的心降到最低,修取舍。呼气时,把自己一切福德善行,舍给他人,吸气时,把他人的烦恼过患吸过来。取舍法门是对治「爱我执」的法门。透过自他换修持,使慈悲心圆满。如何修学他利之心,而生起菩提心?想要圆满利益他人事业,必须成佛,因此以希求他利之心为因,与希求菩提之心相应的发心,叫菩提心。
  次,串习根本悲心已,当修菩提心。彼菩提心,行相分二:世俗及胜义。其中世俗,谓许誓以悲心,现前拔济所有有情,为饶益众生故,思维愿证成佛。以欲求无上正等圆满菩提之行相,初发起心。彼复,如《戒品》所示之仪轨,当由安住菩萨戒之余智者处发心。
  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希求他利之心及希求菩提之心,所产生的心,是未通达境之心,叫世俗菩提心。以观察事物、思考对立性质,观察胜义之心,叫胜义菩提心。使初发心坚固,必须受愿心仪轨,为了能行六度万行,依戒品所示受菩萨戒。
  如是,既发世俗菩提心,为发胜义菩提心故当励力。彼胜义菩提心,谓出世间尽离诸戏论,极其光明、胜义所行境、无垢、不动、宛如无风之灯明,持续不动摇。彼由恒时恭敬,长时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瑜伽而成办。
  胜义所行境,指胜义识所执境,无垢、不动、清净无为。胜义菩提心,是由方便世俗菩提心摄持,而得的空证现量、所以是出世间的,即缘空三摩地、在证空三摩地当下,无任何世俗相,此时意识和境,好比水溶于水,无二相之差别。此证量可以直接对治实执--轮回之根本无明。虽然方便品的慈心与悲心,也可以对治烦恼,使烦恼减低,但是无法正对治。唯有胜义菩提心(空证现量),可以把烦恼连根拔除。倘若只有菩提心,缺乏空正见,无法完全断烦恼,反之,若只有空正见,无法去除所知障,因此是需要双修的。
  长期串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即止观双运。胜义菩提心,是以止观双运三摩地证得的。需要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先听闻空性义理,再以三摩地之力专注于空,依修行次第,慢慢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乃奢摩他。于奢摩他专注缘空性当下,会再次生起另一种的身心轻安,于此中观察空性的智慧,谓之毗钵舍那。以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双运,才能证得胜义菩提心。双运的功德不是稍作修持,短时所能成办。如同西藏祖师密勒日巴大师,虽能即身成佛,亦是经长时苦行,努力串习而成就。当初释迦佛虽已成佛,为令众生了解,示现苦行相,最后方得成就正等正觉。我曾看过,珍藏于博物馆的释迦佛苦行相,有位仁波切正好带回印度,我因追念而礼拜三次,感受极深。如果大家能恒时瞻仰思维,释迦佛的苦行相,对我们有很大的策励作用。许多人认为佛陀行六年苦行,我们只要六星期即可成佛,或以密教闭关三年一月半就可成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其实世尊示现六年苦行,有很大的用意。把目标放远,修行成佛,快者三大阿僧祗劫,也许更长久。密教的即身成佛虽然可能,但本身必须具足条件,长时的净罪积资,非是一蹴可几的。因此胜义菩提心,也是需要长期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才能成办。
  如《圣解深密经》云:「慈氏!当知几诸声闻众、菩萨众、如来众之善法,所有世间、出世间,皆是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之果」。彼二能摄一切三摩地故。所有瑜伽师,一切时中,定当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如被《圣解深密经》云:「佛告曰,如我所示,任何声闻众、菩萨众、如来众之三摩地诸行相,当知一切皆为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所摄。」
  奢摩他即「止」、毗钵舍那即「观」。何谓「止」?专注一境,心不外散,断除内外一切幻想,内心安住于善所缘境。藏文直译:「安住」。远离内外一切幻想,称为「安」,心专注一处,称为「住」。「观」亦曰「胜观」,以奢摩他专注于所缘境之后,再以智慧观察所缘境之究竟性质,此时观察心极其细微,所得也是深奥殊胜,故曰「胜观」。此观察方式比原先殊胜,所以称为「胜观」。亦即由九住心,慢慢改善内心,令心于境能任运安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此三摩地即为奢摩他。再以智慧观察所缘境上之究竟性质,而得不共身心轻安,此智慧称为「毗钵舍那」。
  唯有串习奢摩他,诸瑜伽师无法断障,仅暂时驾驭烦恼耳。无智慧光明,不能善灭随眠故,无法善灭随眠。是故,彼《圣解深密经》云:「静虑驾驭诸烦恼,智慧能善灭随眠。」《三摩地王经》亦云:「纵然修彼三摩地,彼不能坏计我想,彼烦恼故极错乱,如此胜行修禅定,设若妙观法无我,分别观被若修习,彼乃涅槃果之因,以彼余因无寂静。」
  恒常修习奢摩他,仅能暂伏烦恼,使之暂不现行而已。无空证智慧,无法断烦恼习气种子--随眠。随眠分习气及种子二种。如果现在有蚊子叮你,嗔的随眠种子将会现起,觉得蚊子是障碍,为何会如此?因为有嗔心的随眠,遇到外缘就会现起。种子与种子之间有随眠,但没有外缘不会现起。阿罗汉有过去所留之善恶随眠习气,但恶随眠没有外缘可生起烦恼。外道宗义师修禅定,亦可达到非想非非想天,但无法减除烦恼根本,此无明是极错乱识。有一外道师人定好几年,出定后发觉长发已被鼠辈筑巢,而起了极大嗔心,顿时禅定功夫全退失,是故禅定力量,不能完全对治烦恼。因此必须先认识无我,安立无我之后,以奢摩他为助伴,再以善择诸法之智慧去辨别,方是涅槃果之因。除此,无其他寂静之因,也就是妙观慧之外,别无他途。长期串习空正见,使之日渐增强,无明自然减弱,甚至彻底断除。虽然慈悲心与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但烦恼之正对治,除空正见别无其他。
  《菩萨藏》亦云:「凡未闻此菩萨藏法数,未闻圣法毗奈耶,仅执三摩地以为足,随我慢势力,将堕我慢中,不能脱离生、老、病、死、哀伤、呻号、痛苦、忧愁、诤斗,、六道众生,不脱轮回,不能尽脱苦蕴。了知彼已,如来告曰,随顺由他闻,将由老死脱。」
  轮回的痛苦,包括生老病死等苦蕴之因,皆由无明而产生,为业和烦恼所控制。六道众生,若不能脱离烦恼,就不能脱离轮回,应听闻善巧上师的空性教授,依此脱离轮回生死城。
   以是故,欲断诸障碍,出生遍净慧,当住奢摩他,当修智慧。如《圣宝积经》亦告云:「住戒证得三摩地,得三摩地修智慧,以智获得清净慧,以清净慧戒圆满。」
  以奢摩他为基础,再以证空毗钵舍那,断除诸障碍烦恼。由持清净戒而得定。由定产生慧。空证现量是真正的道谛。在家居士以五戒为基础,出家众以沙弥戒、比丘戒为基础。有了戒体就会遵守学处。接著以正念、正知判断有无违背学处,以正念警惕自己,以正知辨别善恶。如:伤害别人时,因为具正念而起警惕心。因为具正知而中止加行意乐。
  及知即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之能力。正念是由随顺听闻正理、如理思维,忆念意识正确、不违背学处。譬如讲话或背诵时,靠先前意识之亿念,此乃正念的作用;另有一意识,辨别忆念有无错误,此意识是正知。正念正知随时存在,持守学处时,若有正念正知,能避免违背学处,因此很重要。有正念正知的警惕心,不至于放逸、懈怠,甚至梦中亦如是。长时串习正念正知,意识容易安住于所缘境。以正念持戒,再以正知辨别,意识有无持境,有无散乱。正知应当灵活,反应要快。学定时,虽然能安住于所缘境,但内心不专注、无力、空洞,此时仅有住分,缺乏明分与专分,专注力量不强,所缘境看不清楚。修禅定需具足三要件:(一)住分、(二)明分、(三)专分。透过戒体,不断串习正念正知,再以意识缘念,就容易专注于一境。
  不遵守戒律很难学习禅定。因为无法得到标准的正念正知,放逸的人无法专注一境,内心会马上往外散乱,即使坚持坐下去也会很累,因此持戒是得定的基础。总之戒能远离向外散乱,定能远离内心散乱。证得奢摩他的殊胜功德,是身心相续能随意任运。证得著摩他及毗钵舍那时,想缘一境,马上可以任运安住所缘境;安住之后,也可以任运观察究竟性质,此乃止观双修之殊胜。如:水往地面散开流,力量不大,如果集中在一个水桶里,再往下倒,力量就大了。同理,目前我们的心是散乱的,若以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的力量,收摄内心并安住于一处,再以智慧辨别所缘境的性质,将会更清晰明了。是故,依戒生定、依定生慧,欲证胜义菩提心,需要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双修。
  《圣大乘修信经》亦告云:「善男子!若未近主智,我不说诸菩萨信大乘,如何出生大乘。善男子!以此法数,如是,菩萨信于大乘,成为大乘,皆可也。当知彼一切,皆以无散心,正思义及法而出生。」唯以离奢摩他之毗钵舍那,瑜伽师之心境,将成涣散,如处风中灯,将
不坚稳。
  倘若不了解空性,菩萨们无法对大乘产生坚固的信心。因此修学大乘的菩萨,不能散乱。若无止观双运的空正见,无法得到解脱,因为无法专注于所缘(空性),好比风中灯,不稳定、不坚固。
  以是,不生极明智慧光。故当依似此二。彼故,《圣大涅槃经》亦告云:「诸声闻众,不见如来种,三摩地强烈故,智慧微劣故。诸菩萨众,虽见然不明。智慧强烈故,三摩地微劣故。如来遍照一切,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相应故。」以奢摩他势力,如灯不为风动,心不为妄分别心风所动摇。以毗钵舍那,尽断恶见垢,不为诸余所乖离。如《月楼经》所云:「以奢摩他势力无动摇,以毗钵舍那将如山般。」故当住彼二而行瑜伽。
  必须依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产生的空正见,才能正对治,轮回的根本无明。「如来种」,即如来佛性或佛的法身,如来遍照一切,即究竟法身。佛的智慧法身(究竟法身),唯有诸佛,才能以现量了解,不是菩萨的现量,可以了解的。智慧法身的现量,唯有诸佛具有。至于「如灯不为风动」的作用,是由奢摩他所产生.毗钵舍那的作用是,当智慧坚定后,再以奢摩他,「断尽恶见垢」,不曾被其他的逆缘,所干扰破坏。
  以密教而言,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一般瑜伽部以下认为,毗钵舍那是修观,但是宗大师说,无上瑜伽部是修止观。修无上瑜伽(深明不二智慧、空乐不二智慧),在深明不二智慧,或缘空三摩地时,唯有止观。但是显教及密宗瑜伽部以下认为,毗钵舍那属于修观。
  于彼最初,一时,瑜伽师问:「其以安乐,迅速成办,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当渐依奢摩他及毗钵舍那资粮。彼中,何为奢摩他资粮?」谓住随顺处、少欲、知足、尽断锗杂务、尸罗清净、尽断贪等妄念。
  奢摩他和毗钵舍那需要双运,但是此二者的修行次第,首先是要证得奢摩他。而且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是因缘和合而产生,因此因缘要齐全。住在不喧哗、安静的地方,个人要少欲、知足。所谓不满足,是有了还想要,断除不满足就是知足。
  彼中,当知随顺处,是具五功德者,谓无劬劳能得衣食等故易得;人不凶恶,未住怨敌等故处所善;无病之地故地良善,友伴具戒见同故友伴善;日间无众多人故,又夜静声寂故具足善。
  若问:何为少欲?谓无增上贪著众多、上好法衣等。若问:何为知足?谓仅得粗陋法衣等,常能知足。若问:何为尽断诸杂务?谓尽断买卖等恶事、与在家出家众太亲近、行医、星算等。若问:何为尸罗清净?谓于二戒,不违越其自性及遮制罪学处。放逸彼时,速速追悔,如法而行。
  「二戒」,因为是大乘经典,所以指别解脱戒,以及菩萨戒。何谓「不违越其自性」呢?罪行分两种:一、无论有无受戒,只要造作恶行,就是造业。二、唯有受戒者才有的罪。由于放逸而破戒时,应速速追悔,马上以四力作忏悔。
  有谓声闻戒中,他胜罪不准还净,然若彼亦具追海心,并具尔后不再犯之心,分别观察以何心造彼业,彼心无自性故,修一切法无自性故,当说其戒,唯是清净。由圣者未生怨之追悔清净,而当了知。是故,当精勤修无彼追悔者。
  罪业本身是无自性,善业也是无自性,造业者也是无自性;以如此方式思维,是相当强而有力的忏悔。
  作意贪等,其此世、俊世众过患,断寻思彼等。同样,轮回实事不论可爱或不可爱皆是,彼等一切,皆是坏灭法,毫不坚固。彼等一切,必然无长耽搁,终将舆我分离,我又何以于彼增上贪著等。思维而修故,断除一切寻思。
  以贪而言,无论今生、后世、生生世世,部会受到伤害。此处主要指,贪今生的五欲,会使你的心散乱于世间的五欲中,对于修禅定是很大的障碍。不仅如此,还会破坏今生、后世……水久的一切利益。轮回等世间法,都是坏灭法。
  「彼等一切………断除一切寻思。」是属于奢摩他的部份。
  若问:何为毗钵舍那资粮?谓依圣士夫、遍寻多闻、如理思维。若问:于彼,当依何圣士夫?谓多闻、词明、具悲心、忍厌倦者。
  圣土夫是具足多闻、词明、具悲心、忍厌倦者。「多闻」,学习大小乘教法,精通教理、遍寻多闻、如理思维。「词明」,善巧引导。「其悲心」,具有大悲心。因有大悲心,所以善巧地引导。「忍厌倦者」,已精通一切学识时,不可随己欲,想说法才说。
  「若问:于彼,何为遍寻多闻?谓凡薄伽梵所宣之十二部契经,了义或不了义者,恭敬谛听。似此,《圣解深密经》告云:「随欲不闻圣者语,是毗钵舍那障。」
  大乘认为佛陀所讲的经,分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但是小乘认为佛所说的经,一定是了义经。何谓不了义经?佛陀因为某些因缘、某种目的,善巧地引导众生,称为不了义经。唯识认为,能以词义安立的经典,就是了义经,不能以词义安立的经典,就是不了义经。但是中观认为,了义是空性之意,不了义是指世俗谛。因此讲空性道理的经典,就是了义经,讲世俗的经典,就是不了义经。局何世俗是不了义、空性是了义?世俗所见是一种假相,不包括本身究竟性质的涵意,实际上的性质,并非如眼识所看到的世俗相,因此是不了义。真正具足事物本身性质和涵意的,唯有空性。空性不是眼识所看得到的,它是属于胜义,是事物的究竟性质,所以称为了义。因此「所宣」,分为了义和不了义。同样地,「能宣」的经典,也分为了义经和不了义经。所宣空性了义的经典,称为了义经;所宣世俗不了义的经典,称为不了义经。「修次中篇」主要诠释中观,因此以中观的定义为准则。
  彼经云:「毗钵舍那,是由闻思所成之清净见因出生。」《圣无爱子请问经》告云:「具闻生智慧,具慧息烦恼。」
  在此毗钵舍那,是指证空现量的毗钵舍那,是由闻思空性,所成之清净见因而出生。
  若问:何为如理思维?谓凡了义经藏,或不了义经藏等,当善抉择。如是,菩萨若无碍,于所修者,将得专一决定解。若非如是,则如乘车抵岔路口人,于疑处,不得专一决定解。
  首先听闻,背诵科判,不一定全部背,但主要的科判要记住,才能了解大致上的架构。之后学习,先了解修行的大纲、重点,才会生起信心,也比较容易学习。为能了解佛法精髓,依止上师很重要。尚未依止前,先观察上师,是否精通教理?是否能讲出完整的佛法内涵?假使上师不精通佛法,你跟著学,也是不会有成果的。因此学习经典,要努力精进,免得老大徒伤悲,后悔不已!现在有机会学习,应该紧紧把握!因为闻、思非常的重要。
  瑜伽师于一切时中,断鱼肉等,非不相顺,当定量而食。似此,菩萨积聚所有奢摩他与毗钵舍那资粮,当以彼入修。
  「断鱼肉等」,不只是鱼的肉断,其他的肉不断。而是断不净食,不只一般肉类,最好连洋葱、大蒜、蛋、酒、茶之类都要尽除。外国人最怕胖,却大饮大食,像我们藏人定量而食,刚好够营养。有些人认为过午不食,是为了减肥,其实非也。在达兰沙拉的宫里,有位管理佛相的人,曾经跟我说,早上多吃一点,因为早上会不会起来?是—个问题。中午会到哪里去?是否有饭吃?是一个问题,所以中午多吃一点。晚上睡觉会不会醒来?是一个问题,所以晚上多吃一点。
  彼中,瑜伽师正修时,最初,为圆满诸所有事,行大小便已,于无声询荆棘意处,作意思维:「我当安置一切有情于菩提心要。」且以欲现前拔济所有众生之思,令大悲心现行。五体投地,顶礼安位十方一切佛菩萨众已,于面前,盛设佛菩萨之画像等,或余者亦可。
  「五体」,头、两手掌、两膝盖。「五体投地」,不一定是大礼拜,跪拜也是手掌、额头、膝盖都会碰到。大礼拜最整个人趴在地上,能伸多长就伸,行大礼拜时,不能睡觉,想睡觉,站起来再睡。睡觉不是大礼拜。跪拜时,额头一定要碰地,假使不方便礼拜时,可以用合掌,以恭敬的手势,也是礼拜之一。当然手掌一定要碰地,除非残废或特殊情况。至于合掌的方式,两个大姆指一定要往内,大姆指代表法宝、法身,外形像如意宝,代表色身。以密教而言,有不共的象徵,因此合掌时,一定要做这样的手势。礼拜时,合掌先在额头,之后在下巴,胸部;或者先在顶部,之后额头、下巴、胸部。有许多的解释方式,圆满的礼拜,姿势要特别注意,比较恭敬。
  礼拜的对象,最好是如来像,也可以用观想作礼拜。至于佛像,不能以分别心与差别心去对待;不可依「像」的历史年代、质料粗细等,分别对待。此乃错误观念。假使没有佛像,「或余者亦可」。亦可摆一颗石头当佛像,作礼拜。当年密勒日巴修行的地方,没有任何的佛像,他本身衣服也很破烂,但是却可以即身成佛,最主要以意乐及思维,观想而证悟的。一般肮脏的地方,或肮脏的墙壁,不要贴佛相,应该选择庄严乾净的场所;或则贴上又撕下,撕破了,这些行为对佛相是不恭敬的。
  于彼等,尽力供献、赞颂、忏悔己罪、随喜所有众生善行。于极柔软舒适垫上,双足结至尊毗卢遮那佛之全跏趺,或半跏趺亦可。眼勿太张,亦勿太闭,垂注鼻端。身勿太弯,亦勿太仰,端身笔直,当内住正念而坐。
  次,双肩平衡,头勿太低太高,且勿偏下方。从鼻至脐,端直而住。齿唇自然而住,舌抵上牙龈,气息内外游走,勿令出声,或粗猛或不调。务必令出息、入息无感觉,徐徐任运而转。当如是作。
  于彼最初,当暂修习奢摩他。止息散逸外境已,持续缘于内,自然运转,安住具足喜悦轻安之心性,即所谓奢摩他。
  学定时,如果座垫柔软舒适,可以坐得较久,而且不会有身体上的障碍,比较容易学。金刚跏趺座即全跏趺,就是双盘。至于半跏趺即单盘。有些人修定或者修行时,一定要闭上眼睛,其实不一定。刚开始,完全地闭上眼睛,看起来好像在修定,内心较会有感受,但是慢慢会散乱。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太张,也不要太闭,垂注鼻端。假使内心一直安住于所缘境,慢慢地把注意力全摆在心上,虽然开始时会看到东西,但是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倘若完全闭上眼睛,一方面容易睡眠,另一方面容易散乱。当然有些修持,可能会看前方或者看天空。但是以一般而言,应是「眼勿太张,亦勿太闭,垂注鼻端。」我们也开玩笑的说,外国人的鼻子又高又长,不如中国人扁鼻子。比较容易修行。
  「身勿太弯,亦勿太仰,端身笔直」,抬头挺胸,肩膀平衡,最好鼻端与肚脐垂直。手势为手心向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个大姆指轻轻相挂(结手印、三昧印),主要看自己方便,放下亦可,但是大姆指一定要相抵触。牙齿和舌头自然轻放,吉尖轻微抵上颚。「当内住正念而坐」。若无法端身笔直,脚放轻松亦可,最主要专注于所缘境,远离外物散乱的心,或者远离内心散乱称为「安」。「安住」即安住于所缘境,亦即「止」,就是奢摩他。
  缘彼奢摩他时,任何伺察真实,即为毗钵舍那。如《圣宝云经》所云:「奢摩他乃心一境性,毗钵舍那乃正分别寻思。」
  当奢摩他缘境时,任运伺察事物的究竟性质的智慧,就是毗钵舍那。当奢摩他缘空性时,不完全依「止」安住所缘境,必须再加以修「观」辨别空性。因此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并非由所缘境为差别,而是依作用,奢摩他的作用,是安住于所缘境,毗钵舍那的作用,是辨别所缘境的性质。
  前面提过「修」是串习、薰习,「修」之前应先了解对象,再长期串习,才会有所进展。如果不了解无常的性质,而去观想无常,对无常不可能透彻明了的。如果失了解,无常具有刹那、刹那幻灭的性质,不是无法改变的常法。内心对无常,有决定性的了解,再以奢摩他。安住于无常,此著摩他,才是有把握的奢摩他。假使对无常的性质模糊,再次的辨别观察,务必使自己内心甚深理解、决定的把握,再以奢摩他安住于无常。假如内心疲累了,再次以智慧辨别无常的性质,如此不断串习,「止」修「观」修互运双修。修行不只是「止」修、努力打坐,虽然有时需要靠禅定的力量,但是「观」修也非常重要。修无常、修空性,属于内心意识与缘外境事物(无常)修。而修菩提心、慈心、悲心、虔诚心、信心,是让意识变成慈悲心等,是从心续当中生起;不是先认识外境,属于另—种修行方式。
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左修持上有差别,奢摩他是以收摄,毗钵舍那是以观察作修持。
  《圣解深密经》云:世尊!云何遍求奢摩他,善巧毗钵舍那?佛告曰:慈氏!如我所说,法假安立。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凡为菩萨众所说,彼等菩萨当谛听、善受、熟读、意善寻思、观见,极通达已,彼独处宁静,内正安住,如善思法,于彼等作意。以何心作意之彼思,持续作意思维。如是而行,多次安住,于彼起身轻安,或心轻安,彼即名奢摩他。如是,即菩萨遍求奢摩他。以彼,身得轻安,或心轻安已,安住于彼,断除心涣散,如所思法,于彼等性中,分别寻思、胜解三摩地所行境影像。如是,于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像,任何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忍、欲、分别、观见、通达所知义,即名毗钵舍那。若如是,菩萨即善巧毗钵舍那。」
  多次串习后,先得身轻安。「于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像」,此乃异共相。「伺察」是仔细观察,不畏惧任何一法,全然地安住于此法上。因为菩萨以奢摩他,安住于境中,再以智慧,善巧仔细观察,故名菩萨善巧毗钵舍那。
  于彼,瑜伽师欲现前成办奢摩他,最初暂于契经、应颂等所有经藏,专注真如、抉择真如。谓抉择真如,即总摄一切,心当近住于彼。越专一越能摄持一切法,故心当近住于彼蕴等。当专一住心于,如所观察、如所听闻之佛身像。如《圣三库地王经》所云:「以如金色之佛身,普严世间怙主尊,于彼所缘谁心住,称彼菩萨根本定。」
  「谓抉择真如,即总摄一切。」指奢摩他的修持,是收摄的方式。佛陀所说的一切,皆为了涅槃,而涅槃即真如、空性(心续上的空性)。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的修持,可以观无常、观空性……也可以先观佛菩萨像,生起止观之后再观空性。若能以观想佛菩萨方式,修定更完美。最殊胜是,以密教生起本尊方式,修奢摩他。现在以显教为主,所以主要的所缘境是佛像。佛像安置在手臂长的前方,尺寸适中,观想佛像晶莹剔透、乾净明亮,较不易昏沈。昏沈是黑暗的意识,使心收摄容易入睡、若能在深山观修,视野宽广,对治昏沈、散乱很有帮助。缘佛像修奢摩他,不一定安置在前方,也可以记清楚佛像;再观想,前面透明光亮的释迦佛像,光芒万丈,一样可以对治昏沈。
  修奢摩他前,先以九住心的第一住心「内住」。刚开始持境,是由正知观察,再以正念持所缘境、接著是以第二住心「续住」。若无法安住所缘境、内心散乱,再一次,以正念正知安住。若还是有昏沈、掉举来干扰;昏沈时提起心力,但若太昂时,掉举会侵扰,故适中即可。《辨中边论》」云:「依八断行,断五过失。」以八种思维(欲、勤、信、安、念、知、思、舍),断除五种过失(懈怠、失念、掉举和昏沈、不作行、作行。)
  如是,随彼所欲之所缘,安住心已。当再于彼,持续住心。于彼近位已,当如是运行。观察思维,善持所缘否?或沈没否?或高扬散于外境否?于彼,若为昏聩或睡眠所蔽,必沈没或观见疑似沈没,彼时,当作意极喜事物,佛身像等,或光明想。次,除沈没已,务必于彼所缘,今心极明白观见所缘。当如是作。
  其时当知,若如夭生盲、人入暗中、或闭眼,心未极清楚观见所缘,彼时已成沈矣。其时,驰散于外境色等,寻思彼等德故、或作意余事、抑或欲求昔曾经历境,心掉或观见疑似掉,彼时当作意,诸行无常、苦等,令厌离事。次,息涣散已,以正念正知绳索,拴意大象,于彼所缘树干上。
  何时无沈或掉,见心自然安住,彼时,于彼所缘,驰松功用,当平等舍,彼时,随欲安坐。似此串习奢摩他,身及心将成轻安,如所欲求,心于所缘得自在。彼时,当知业已成办奢摩他。
  修止,刚开始是粗分的昏沈和掉举。接著虽然有住分,但是明分不是很强时,表示有细微的昏沈。昏沈是痴所摄,掉举散乱属于贪,此时正知非常重要。昏沈和沈没,要分辨清楚。沈没并非想睡,而是心松懈,无法全力缘境。想睡是昏沈,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没,称为内散动。刚开始缘境,观察内心,若是松懈,表示有昏沈干扰,必须以正知辨别,去除障碍。观修时,必有昏沈、掉举,让你产生幻想,所以内心必须不松懈、强而有力的持所缘境,此乃真正的修禅。若心太沈没,顺当思维--菩提心的殊胜或暇满人身难得,让心高扬起来,但太高,又易产生掉举?若心掉举,应念死无常。若忘记所缘境,是属粗分掉举,若未忘所缘境,而另外又产生欢喜,是属于细分掉举。心太高昂也是障碍,因为容易散乱。总之,昏沈和掉举,都是摄心的障碍。但是要注意,心太收摄,又变成一种掉举了。故应让心安住于平等舍,远离沈掉。
  所谓不作意,并不是昏沈、睡眠都不作意,是以正念,系心于所缘境,不加分别观察,令心安住,使妄念不生。
  意识之法性,有世俗与胜义二种内涵。以世俗法性解释,是心的唯明唯知性质;以胜义来说,就是唯明唯知的最究竟性质,也就是空性。修学时,首先应摒弃一切妄念,使唯明唯知的体性,显现出来;之后,针对唯明唯知的体性,现自性空。这是极为困难的!因此,藏传无上瑜伽的修持,皆以唯明唯知的体性,最究竟性质的空性为所缘,获得成就。无论大手印、大圆满、或空乐不二等,都是如此。
  这些修持,首先要认识,什麽是唯明唯知的体性?再观察它的最究竟性质,也就是空性。必须有这种基础之后,才能获得加持、成就等。以这种为所缘的心识观修,就是无上瑜伽的主要修法之一。
  在无上瑜伽修次中,也有以生起本尊,所缘本尊像修持,或修气脉明点,这不困难;但是从空性中生起本尊,或气脉显为咒轮,才是极为困难。让自己内心,真正体会空性的道理,内心产生极大震撼,对空性有极大的感受。去除妄念等等的修持,显出唯明唯知体性,从空性中显起本尊之像,或气脉显起咒轮,以此修奢摩他,才是最殊胜的。
  无上瑜伽,在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的修持,此显教殊胜的原因。,是可以专注于所缘境,更可减少沈掉的气流,去除一切障碍,快速达到成就。因为生起本尊观修,尤以气脉产生咒轮观修,容易净除,或减少带动妄念的气流。
  至于无谬通达空性道理,安住空性的所缘境上,修奢摩他,这是由见得修,唯有上上根者能成办。先缘世俗影像,修奢摩他,成办奢摩他后,再缘空性,修毗钵舍那。这是由修得见。
  本论以奢摩他是止修,毗钵舍那是观修。如果止修时间过长,会影响观力退失。如果观修时间太久,又会退失安住所缘的能力,所以止修与观修,要配合得当修持。无上密所说特别殊胜,是专注在所缘境时,再缘其他所缘境,亦不会影响定力,因为净除了带动妄念的气流。
  总之,所缘尽所有性(世俗),或如所有性(胜义)的修持,产生九住心次第,就可以得到奢摩他。
  成办奢靡他已,次当修毗钵舍那。当作意思此,所有薄伽梵语皆喜说。直接间接阐明真实,趣入真实。若知真实,光明现故,如除昏暗,将离一切见网。唯以奢摩他,不成清净智,不能除障黯。以慧善修真实,将成清净智。唯以慧能证真实性,唯以慧能正断障。以是,我当住奢摩他,以慧遍寻真实。当思不仅以奢摩他为满足。
  清净慧是空正见,以空正见了解空性,然后以慧断除烦恼障。「当思不仅以奢摩他为满足」,授著是毗钵舍那、世间的修道,也有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以观欲界是轮回,上界是清净,为其所缘境作修持(净惑所缘)。但是只能使烦恼不现形,无法连根拔除烦恼,无法消灭随眠。唯有依靠空正见,才能彻底消灭,一切烦恼和随眠。
  若问:何为真实?谓其胜义上,一切实事,空掉补特伽罗及法我二。彼又以慧波罗密多通达,非以余者。如《圣解深密经》云:「世尊!菩萨以何波罗密多,善措诸法无自性?观自在!以慧波罗密多持。」以是,住奢摩他已,当修毗钵舍那。
  「慧波罗密多」是了解空性,「非以余者」是了义。空性分人无我及法无我。人无我,亦称为补特伽罗无我。有些专家认为,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有粗细之差别。但在此无任何差别,因为人无我和法无我,都属于空性。诸法本无自性,善待诸法无自性,就是六种波罗密多中,智慧波罗密多的修持方式。
  入中论,是月称菩萨所讲的空性道理。修次中篇,是寂护论师的弟子莲花戒大师所讲的空性道理。我们详细观察研究,莲花戒大师、寂护论师、佛护论师、清辨论师,所讲的有关空性的论点。清辨论师破除唯识时,说名言有自性。表示清辨论师,安立诸法(世俗)有自性、有自相,认为我们所见的一切法,是存在的,是从自己那方面产生(自相或自性存在),不可以破除。从清辨论师所著作的论说,可以了解,他主张诸法有自性、自相。月称论师所写的著作,可以清楚的看到,诸法无自性、无自相。他们都是龙树菩萨的弟子,但分成两派。仔细观察,可以体会到中观分二派,自续和应成。自续派分随经行自续派和随瑜伽行自续派。随经行清辨论师,认为有外境,随瑜伽行寂护论师和莲花戒论师,认为无外境。他们都属于自续派,认为诸法无真实,但有自性、有自相。寂护论师和莲花戒论师,承认诸法唯心造,认为诸法无实相,无真实,所以无外境,二取空。但此非最深奥的道理。
  于彼,瑜伽师当如是伺察:补特伽罗,谓除蕴、界、入处外,另无所缘。补特伽罗,非蕴等性。彼诸蕴等,是无常及众多性故。以余寻思,不可诠说,补特伽罗是常或独一性,故彼自性或余,皆不可有补特伽罗实事,因无余实事故。以是,如说世间我,或谓我,上唯错乱耳,当伺察之。
  对于补特伽罗、士夫的定义,承认有前后世的外道,认为我与身无关。身躯好比房子,一直在换身躯,「我」不是因由身躯,而取名为「我」。若是我的身躯败坏,我也败坏,如何有后世?所以认为我是常、永恒不变、是独一的。这种我执,称为常一自主的我执。如果有常一自主的我,应该看的到、找得到,但事实上找不到。如同把驴说为马,从驴上找马,是找不到的,故不应该有常一自主的我。假使我和我的身躯是「异」,两个完全不同,身躯衰败时,无法安立我变老,或我生病。
  补特伽罗非独立的自性、非独立的异性、非独立的一性。若有真实独立的一性,二者成一体,变成常,永恒不变。补特伽罗是无常,有生老病死,故不可说是常一自主的我。这是宗派上才会有的执著,所以是遍计所执(分别我执),不是俱生我执。这种执著都是错乱识。补持伽罗我,完全依五蕴而取名,非依意识。所以要了解「我」、认识「我」,必须了解,我是由五蕴身心而安立的。我们时常认为,身心是被我控制,我比较重要,我在控制我的身心,这时候所认识的我,好像与身心无关,身心只是被我使唤的对象。补特伽罗依五蕴而取名为有,除此,别无控制身心的另一个我。
  有些认为,无始以来所留之意识是存在的。自续派认为,「我」是意识,三世的意识是存在的。我并非独立真实的我,也非五蕴的任何一部份;五蕴的任一部分,也并非我。由于无明的串习,认为我是独立真实的,这种执著,自然对属于我的这边,产生贪,排斥我的列为仇人,产生瞋,我们就因此而轮回。我执是轮回真正的根源,要脱离轮回,必须断除我执。若能破除,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有,就能断除所产生的烦恼,为了脱离轮回,必须了解,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为了得佛陀的智慧,必须修法无我。
  当如是修法无我:所谓法,简言之,指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其中,任何蕴、入处、界有色,彼等胜义上,不于心相外另有。彼等碎极微尘,诸极微尘,若分别观察,其支分自性,定无所得故。
  主要讲无外境,「不于心相外另有」,诸法乃唯心所造。任何法皆是有方分,不是无方分,色法有四方的方分,意识有刹那的方分。若将色法分到最细的极微,无法再分,但仍有方向(朝东、西、南、北)。假使无「向」方分,无法使微尘组合成物体,故无论任何微尘,都是有方分,可以再分解的。极微灰尘,若没有朝东(或南西北),就无法在东边与其他微尘组合。意识有前刹那意识和后刹那意识,由此产生续流,许多刹那的方分,任何再细微,时间再短的意识,都是有方分。无常本身也是利那、刹那在转变。
  「彼等碎极微尘,诸极微尘若分别观察,……」,自续派的空性道理。中观自续派,人无我和法无我分的很清楚。若以分别心仔细观察,任何极细小的微尘,都是有方分,不是无方分的。
  以是,无始以来,随耽著非实色等转故,如于梦中显现所缘之色等,于诸愚者心中,色等外境,虽现为远离,然胜义上,当伺察此中色等,不于心相外另有。彼或有思忖:此三界唯心也。似此,所有思维法,唯心耳。知己,于彼分别寻思,即称之分别思择一切法自性,分别思维心性。当似此伺察被。
  「随耽著非实色等转故。」这是习气,由意识留下的随眠现起。以青色作比喻,青色的产生,必有持青色之意识;持青色之意识,是随眠意识现起而产生,如此才能安立青色。所以青色本身非外境有,而是习气所现而看到。青色和持青色之意识,是一体两面,属于同性,都是随眠习气所现,故一切唯心造。唯识二取空的空性道理。
  以下讲到比唯识还要细微的诸法无真实的道理。
  胜义上,不许心谛实。苦时,执虚假体性之色等相,心中所现,诸种行相时,彼岂是谛实平?如色等虚假,同样心亦不于彼外另有,故是虚假。犹如色等诸行相,自性非一亦非多。如是,不于彼心外另有故,自性非一亦非多。是故,心之自性,唯如幻等般。
  唯识派认为无外境,而且认为有外境的错乱识本身,非真实有。唯识所认为真实有的(心乃谛实),是中观自续派所要破除。中观自续派认为意识是有方分,必须依靠刹那的意识,透过方分的和合体而安立。意识乃无真实,如幻的。
  如心一般,当观诸法自性,唯如幻化等。似彼,以慧分别思择心自性。胜义上,不见心于内,亦不见于外,亦不见无二;不见过去心,不见未来心,不见现在心;心生时不来,灭时亦不去;心无可持,无可阅示,非有色也。
  若问:「无可阐示,无可持,非有色,是何耶?彼自性如何?」如《圣宝积经》云:迦叶!遍寻不得心,不见所未寻得者。所未见者,彼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现在。」谓方广也。以彼如是思择,不见心之真开端,不见真末端,亦不见真中央。心无边无中央,如是当知,诸法亦无边无中央。似此,了知心无边无中央已,不见任何心自性。」
  任何法都是由名言而安立、非由自性产生,若有自性,寻找应该找得到。
  周遍寻思心,彼亦通达空。通达彼故,实不见心相自性成立,色等自性。如是,以慧实不见诸法自性。不作分别,所谓色是常、无常、空、不空、有漏、无漏、生、未生、有、无。如是,不思择色、受、想、行、识。有法若不成立,彼诸差别,亦不成立,焉能于彼思择乎?
  「有法若不成立,……」,事法若不存在,则事法没有本」,没有本性,哪有空性性质?如此色法就成为非无真实,非自性空(没有空性)。空性分为十六空,十八空……等,此乃依事法安立。若了解色法本性是空,又认为空性本身不是空,这是无可救药的执著。
  是故,以慧伺察,其时,彼瑜伽师,胜义上,定不轨任何实事自性,彼时,即入无分别三摩地,亦通达诸法无自性。
  随瑜伽行自续派,以智慧修持的次第是,先认识人无我,再认识无外境,再了解法无我。瑜伽是唯识之意,认为诸法唯心造,故无外境。
  其以慧分别思择实事自性,若未实修,唯作意遍断而行,彼终将不能灭除妄分别,且不通达无自性性,因无慧光明故。
  空证智慧,不是只依靠思择观察究竟性质,就可以破除烦恼。必须思择观察所得空性道理,再实修。若只依靠无外境,乃至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是无法彻底灭除分别妄想。
  薄伽梵告曰:「似此,由正妙观察,出生真实如所有性智慧火,如钻木取火,焚烧分别柴。」
  无上瑜伽说,由善巧的修行方式,和观想本尊的力量,可以使我们对空性,有更深入的体会。对空性产生胜解,在修行上,有相当大的助益,此时不必作意,以止观可轻易入空性三摩地。
  阅读大经典时,最好先看整部的大纲,再慢慢往下看,不能逐字安立句意。以此篇而言,讲诸法有自性,但在别的经典里讲,诸法是无自性。同样地寂护论师、佛护论师、月称论师,都认为诸法无自性。但在其他论典里,也会看到他们写诸法有自性,所以必须读整部论典的涵义,才能了解其中之深意。
  以「胜义」而言,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时讲到境,指境上真实;有时讲到识,胜义意识,指空证现量。密也有它的说法。唯识对于胜义,有三种解释和说明。中观派,以观察胜义闻思修为胜义。因为不在胜义当中存在,所以无真实。对于「胜义」,必须观察前后涵义,才能了解真正的意趣。密勒日巴歌集,讲到「胜义」时,有时指观察胜义的闻思修三种智慧,有时指境上的真实。若「胜义」只代表单纯一种意义,就无法了解「楞伽经」的内涵。有一家印度专家说,梵文以同一字,用在平常和佛法上,所代表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有时字型和拚音皆相同,但必须仔细对照,才能了解字的涵意。
  《圣宝云经》亦告敕云:「如是,巧知过患,离诸戏论故,修习空性,行持瑜伽。多修空性,遍寻伺心,旁骛何处或于何,专心所喜处,通达彼及彼等自性空。若思择彼心为何,则通达空。遍寻以何心通达,则悟彼自性亦空。似此,通达彼故,即入无相瑜伽。」以此关示,周遍通达,即入现前空无相中。
  唯识也讲空性,但不是最细微的空性,「巧知过患」,无法善巧了解何谓轮回之根本。唯有中观论师才能「离诸戏论」,远离世俗的假相,故必须「修习空性,行持瑜伽」。
  当我们去寻找空性(心识)时,是找不到的。「若恩择彼心为何,……即入现前空无相中。」此非细微空性,是无真实之空。
  仅作意遍断,或未伺察慧之实性,则极可明示,其尚未入无分别性。如是以彼慧,如实正思择色等实事自性已,当修静虑。然若住色等时,不修静虑;住此世及他世间,不修静虑,因彼诸色等,无所缘故。以是,称之无住静虑。
  无住静虑,不是无任何所缘境,而是息灭一切内外幻相。如何修持证空毗钵舍那的奢摩他?先认识空性道理,然后缘空性所缘境,安住在空性上,修习奢摩他。
  慧分别思择,所有实事自性,因无所缘而行静虑,被故称之胜慧静虑。如《圣虚空藏经》与《圣宝髻经》等所阐示。
  胜慧静虑即证空毗钵舍那。
  如是,趣入补特伽罗与法无我之真实性,彼周遍思择、观察无遗故,远离分别及伺察;无何言诠,专一作意,自然而入,现前无造作,极为明了,安住修习真实义。住彼中已,心当持续勿涣散。若时,于其期间,因贪欲等,心散于外,彼时,即心涣散为觉受,速修不净观等,止息涣散,今心速再趣入真实义。若时,见心不乐于彼,其时,当观三摩地功德,修欢喜彼。见涣散为过急,亦当止息不乐。
  思维轮回的痛苦以及过患,断除今生的执著,若能了解轮回之苦,也能体会他人的痛苦。为能生起大悲心,必须思维自己的痛苦,从而了解他人之苦。欲生起悦意的慈心,必须思维--无始以来如母有情的伟大恩惠。无论是道次第果位的大功德,或则微小的一件善事,都需要依靠如母有情才能成就。有了悦意的慈心和不忍他人痛苦之心,才能生起菩提心。若能任运生起菩提心,则进入五道的第一资粮道。有了菩提心,还需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六度中的智慧度,分为世俗和胜义。智慧资粮,主要指空正见。若要正对治轮回的根本--无明,需要缘空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双运。上根者,有可能从认识空性,而证得止观双修。但是一般必须先修禅定,得到三摩地,再缘空。在此,指显密共同的缘空止观修持,主要讲自续派。
  空性,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所缘为补特伽罗,和补特伽罗所有。因为
对「人」和「法」生起贪瞋,所以造业流转。「法」,是补特伽罗所摄之五蕴,多数的烦恼,都是缘补特伽罗和五蕴而生。自续以下认为,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为人无我。法无我,是深奥的空性;唯识的二取空,和自续的无谛实有,是法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有差别。此处所指,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除了一切有部的犊子部,是所有佛教自续以下的宗义师,共同认为的人无我。前面已解释过唯识的二取空,接著是自续所安立,最深奥的空性--无谛实有。
  我们总是认为,眼前所见与境有距离,其实事相和境并无距离。「观察无遗故,」以空性透彻的观察,观察无遗,才能远离分别伺察(即妄想执著)。
  倘为昏聩或睏睡所制,运行不清楚,见心沈没,或恐其沈没,彼时,如前作意,极喜之事,远止沈没,极严执持所缘真实义。若时,倘随念先前嬉笑或游戏,见心高举,或恐成掉,彼时,如前作意,无常等厌离事,令息涣散;次当励力,今心无造作,趣入真实义。
  设若其时,已离沈与掉,平等而住,心自然趣人真实义,彼时,当释放功用平等舍。心平等住时,若起功用,彼时,心将涣散。若心已沈没,而未起功用,彼时,极沈没故,毗钵舍那,心如天生盲。是故,苦心沈没,当起功用。若心平衡,勿起功用。若时,修习毗钵舍那,智慧极增强,彼时,奢摩他式微故,宛如风中灯,心将动摇,彼故无法明见真实。若致此,当修奢摩他。若奢摩他增强,则当修智慧。
  当沈掉生起,太昂太低必须对治,即止的对治力。修止时,不能过份观察,而且在观察时,更不可昏沈。若无昏沈掉举,不需生起对治,否则无法安住所缘境。长期修止会疲累,故应以正常方式修持。以毗钵舍那,观察空性时,从细微观察中,生起止观,故当缘空奢摩他达到境界时,自然会生起止观。初学者应以平等心,修持止观双运。
  若时,二者俱转时,无损身与心,于其期间,当安位无造作。若损身等,于被期间,当观诸世间,如幻化、阳焰、梦境、水月、光影,如是作意思维。
  若太专注于境,不会感觉身的存在,太猛力专注,容易疲累。当急躁的专注力生起时,由于心力,反而使身的粗重微细现起,强烈贪瞋生起,会忘记身的感觉。故不可抛下一切、不饮不食,猛力用功,应以时间短、次数多,慢慢长期地修持。无论修止或其他,应先量力而为,仔细考量,再决定如何修。身体不舒适,不要勉强,修习不是急促的修。大地菩萨,以三摩地现证空性,但在后得位时,还是以比量证空,见到世间之世俗相,皆如梦如幻。菩萨如何观世俗如幻?诸法,在不寻找当下,才存在,去寻找究竟性质时,是找不到的。无论所见、所有,皆非真实,故诸法如幻化。
  此等有情,未悟似此奥妙故,轮回遂成染污,然若作意思维:我务必悟解彼等法性,现行大悲及菩提心。次憩息之,又当如是,趣入诸法无相三摩地。又若心极厌倦,当如前憩息。此乃止观双运道,当缘念有分别或无分别影像。
  有情以为轮回好而贪著。若了解轮回乃自性空,如梦如幻,「轮回遂成染污」,就了解轮回,原来是过患,是痛苦的根源。虽然轮回带来许多的痛苦,但是由于颠倒执著,加上非理作意,会隐藏坏处,去捏造轮回的好处。不了解究竟性质,由错乱识,颠倒执著假相,故长沦苦海。了解轮回皆由五蕴产生,应去实修解脱之道,而不是背道而驰--行痛苦的因,如同囚犯有机会逃跑,却原地不动,岂不愚蠢!
  似彼,瑜伽师以此次第,于一小时、巡夜半座、一座间,或随所欲,正坐修真实。此乃善拣择义静虑,是《圣楞伽经》所阐示。次,若喜由三摩地起身,不结跏趺,作是思维:此等诸法,胜义上无自性,然世俗上,却住其行相。若非如是,业果关系等,云何安住?世尊亦告曰:「世俗实事生,胜义无自性。」
  诸法无自性,世俗的行者、行事、行处三轮关系才存在,否则业果如何安立?
  作意思维:此等童稚有情,增益无自性诸实事为有;故心颠倒。长久漂荡轮回轮转中,故我务必圆满无上福德智慧资粮,为证得一切种智果位,当悟彼等法性。次,徐徐解除跏趺坐,致礼安位十方一切佛菩萨众,供养赞颂彼等已,念诵《普贤行愿品》等广愿文。次,当勤修空性及大悲心要诀,即布施等,成办所有福德智慧资粮。
  一切事法本无自性,但是因为世俗的颠倒错乱识,把本来无的、非真实的,执为真实。
  如是,彼静虑即现前成办具一切胜空性。《圣宝髻经》云:「穿彼慈铠甲,安住大悲处,现前成办起,具一切胜空性之静虑。若问具一切胜空性是何耶?谓不离布施、不离特戒、不离忍辱、不离精进、不离静虑、不离智慧、不离方便。」谓如广教敕。菩萨周遍成熟一切有情、圆满净土、身躯、众仆眷等方便,定须依布施等善行。
  若先了解空正见的道理,再以空正见的摄持力,修六度万行,将是具有智慧的六度万行。
  若非如是,告曰:诸佛净土圆满。彼是何果耶?如是,具足一切殊胜遍知之智,彼以布施等方便而圆满。薄伽梵告曰:「彼遍知之智,以方便臻至究竟。」以是故,菩萨亦当依施等方便,非唯空性。
  如《圣方广摄诸法经》亦告云:「慈氏!诸菩萨正修六波罗密多,此是圆满菩提故。于彼,彼等愚者言:『菩萨当唯学般苦波罗密多,诸余波罗密多有何用。』彼等轻视诸余波罗密多。无能胜!此于意云何,何以嘎希嘎王,彼为鸽子故,施予己肉,彼智失坏乎?」慈氏道:『世尊!彼非也。』世尊告曰:『慈氏!行持菩萨行,具六波罗密多善根,凡所积善根,彼等岂成损害乎?』慈氏道:『世尊!彼非也。』世尊告曰:「无能胜!汝亦于六十劫,正修布施波罗密多,六十劫正修持戒波罗密多,六十劫正修忍辱波罗密多,六十劫正修持精进波罗密多,六十劫正修静虑波罗密多,六十劫正修智慧波罗密多。于彼,彼等愚者言,唯以一法成菩提,如是即为空性理。谓彼等诸行,将成不清净。」
  若离方便,唯以菩萨之智,则如声闻,无法作佛事行,然若以方便利济,能成之。如《圣宝续经》云:「迦叶!如是,譬如宰相所摄诸王臣,行诸所欲。同样,善巧菩萨智慧方便,周遍摄持,彼亦作一切佛事行。」诸菩萨之道见或余者,外道、声闻众之道见或余者,如是于我等,诸外道之道见,具颠倒故,远离一切诸智道,故彼等不得解脱。
  声闻众离大悲心故,不具方使。以是,彼等独自趣入涅槃。当许菩萨道,具足智慧及方便。以是,彼等趣入无住涅槃。当许菩萨道,具是智慧及方便。以彼证得无住涅槃。以智慧力不堕轮回。以方下便力不堕涅槃故。
  以是,《圣迦耶山顶经》告云:「总摄菩萨道为此二。若问何为二耶?即此方便与智慧。」《圣吉祥第一胜经》告云:「般若波罗密多是母,善巧方便是父。」《圣维摩诘所说经》亦云:「若问何为菩萨之系缚?何为解脱?谓无方便,遍执入轮回,是菩萨之系缚。以方使入轮回之众生是解脱。无智慧遍执入轮回,是菩萨之系缚。以智慧入轮回之众生是解脱。未以方便摄持之智慧是系缚。以方便摄持之智慧是解脱。未以智慧摄持之方便是系缚。以智慧摄持之方便是解脱。」谓广为教敕。
  菩萨唯依智慧,将如声闻,堕入所求涅槃中,如同系缚,不成解脱无住涅柈。故谓:「离方便之智慧,是菩萨之系缚。」以是,尤如依火兴灾难,菩萨唯为断除增上颠倒故,当以具方便之智,依于空性。勿如声闻行。如《圣十地经》告云:「善男子!如是,譬如,有人玩火,恭敬彼火,以之为师。然后思维:我虽敬彼火,以之为师,以之为画,然不欲双手握此。问何以故?因思忖,彼处将令我身苦,或意忧恼故。如是,菩萨虽思涅槃,然不现行涅槃。问何以故?谓由彼处,我将由菩提退转故。」
  仅依方便,菩萨不能超越异位凡夫地,唯成极系缚。以是,当依具智慧之方便。似此,如以咒遍摄之毒般,诸菩萨之杂染,若以智慧遍摄力而修,将成甘露。体性增上之有果,更不待言,必须布施等。如《圣宝积经》告云:「迦叶!此譬如,以咒药遍摄之毒,不能致死。如是,诸菩萨之杂染,以智慧遍摄故,亦不令堕颠倒。」
  为利益有情,菩萨会将烦恼转为菩提道用。
  其故菩萨以方便力不舍轮回,彼故不堕涅槃。其故以智慧力尽断所缘,彼故不堕轮回。以是,证得无住涅槃佛。故《圣虚空藏经》亦告云:「彼由慧之知,尽舍诸烦恼。以方便之知,不舍诸有情。」《圣解深密经》亦告云:「极不趣入有情义,极不趣摄现前诸作行,我不示之无上正等圆满菩提。」以是,欲证成佛,当依智慧方便二。
  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成就无上佛果。
  于彼,修出世间慧时,或极平等住时,虽未依施等方便,然于彼加行,及之后任何所生慧,彼时当依方便。是故,当齐入智慧方便二。复次,诸菩萨所趣之智慧方便双运道即此也。大悲观照,遍摄一切有情,故依出世间道;起身时,亦如幻师,唯依无颠倒之施等。
  如《圣无尽意菩萨品》详告云:「若问,于使,何为菩萨方便?何为现证慧?谓入等引,观照有情,心近住大悲所缘,彼即方便。平等趣入寂静与最极寂静,被即智慧。」《伏魔品》亦详告云:「复次,正行诸菩萨加行,以、之解,现前精进。以方便之解,摄一切善法,又以加行及慧之解,修无我、无有情、无性命、无抚育、无补特伽罗。以方便之解,修习成熟一切有情。」《圣正摄一切法经》亦云:「譬如幻化师,勤离变幻故,彼先已了知,不贪彼幻化。三有如幻化,善知圆菩提,为众被铠甲,先知彼众生。」又告敕曰:「诸菩萨唯随修习智慧与方便轨理势力行,加行虽住轮回,意乐却住涅槃。」
  如是,修空性与大悲心要者,串习无上正等圆满菩提所摄之布施等方便,为发胜义菩提心故,如前,务必恒修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加行。《圣清净所行境经》云:「一切时际,宣说诸胜菩萨饶益有情之利益,以如是近住念,一切时中,当串习善巧方便。」
  如是,串习悲心、方便、菩提心,此世必然成殊胜。以彼,梦中恒见佛菩萨,亦将梦及诸余吉梦,诸夭亦将喜悦而护卫,一一刹那,积聚广大福智资粮,将灭烦恼障、恶取趣。一切时中,安乐、意多喜悦、众所欢喜、身不罹病、得殊胜心堪能性。以彼,将得先知等殊胜功德。
  次,以神通力,趣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薄伽梵,听闻彼等法。临命终时,必见诸佛菩萨众。余生世中,将出生于不离诸佛菩萨处,尤其,出生尊贵家庭中。以彼,无需劬劳,圆满福智资粮,受用富饶、仆眷众多、聪明颖慧、成熟众多有情、能忆宿世。由余经典,当知有无量利益。
  如是,恒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长时修习。渐次,极净心相续涌现之刹那,周遍成熟故,犹如钻木取火,修习真实义,臻至最究竟,出世间智远离所有妄分别网,极为明了,通达法界无戏论,无垢不动,如无风烛,成就无量不动摇。
  诸法无我之体性,见道所摄,现证真实,能生胜义菩提心体性,彼既出生,即已趣人缘念实事边际。生如来种姓中,人于无过菩萨中,由世间众中退出,安住通达菩萨法性及法界中,证得菩萨初地。彼广大功德,当由《十地经》等了解之。此乃缘念真如性之静虑,《圣楞伽经》作是说,此入菩萨众之无戏论、无分别性中。
  在见道正对治所断烦恼当下,是无任何的烦恼;但自为尚未证得灭谛,故烦恼并未完全断尽。
  随信解力,非由造作,趣入安立信解行地中。若生彼智,即现前趣入。如是,趣入初地后所修之道,即出世间,及披后得智二,修习智慧方便,渐次修习,净除所曾积聚,微细所应断障,并令之更微细。为证上上殊胜功德故,净治诸下地,乃至入位如来智,趣入一切种智海,悉数成办证得所为义之所缘。仅以如此次第,能迁净心相续,《圣楞伽经》亦曾数敕。《圣解深密经》亦云:「渐次上上之众地,犹如黄金心纯净,乃至无上正等圆满菩提,现前圆满证成佛。」
  「所修之道」指修道。不是初证、不是以现证了解空性,而是长时串习空性智慧。修道分为九品,所断之烦恼亦分为九品。后续无间道(修道金刚喻道),正对治最细微之所知障,因此第二刹那,是后续解脱道,即为如来、佛果位。此时已完全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故在缘空三摩地当下,可以现起世俗相(二相)。
  趣入一切种智海,宛如如意宝,具足长养一切有情之功德聚,令有往昔所愿果,成大悲心性,具诸任运之方便,以无量化身,兴造无边众生义,功德圆满尽无遗,成就最上究竟,尽除习气等过失垢,入于究竟有情界,具足证悟,虔信佛薄伽梵所有功德源处,为圆满成办彼功德故,自当励力于一切。
  以是,薄伽梵告曰:「彼一切种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
圣者长远抛弃嫉妒污垢等,以诸功德无餍犹如湖水等,
分别宣说善妙隽语令众持,宛如天鹅由喜湖中取乳汁。
是故众多智慧者,意远断堕当纷扰,
远胜愚者喜说语,一切唯当受持之。
宣说似此中观道,任何我得诸福德,
祈愿以彼今诸众,悉皆证得中观道。
  游方僧莲花戒所撰《修次中篇》业已圆满,天竺堪布,桥迦瓦玛及译师僧智军,梵译藏且抉择。
  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详细解释,主要是口授传承和讲解大致内涵。接著念诵「修次上篇」和「修次下篇」,很遗憾中文没有翻译。
大意:
  思维轮回过患,了解痛苦根源。不可太贪著轮回的快乐假相,这些只是坏苦。靠禅定的力量,可能短暂离开痛苦几百世、几千劫,但是没有完全断除随眠种子,终究堕在六道轮回中。
  菩提心的修持。倘若今生无法生起菩提心,至少也要尽心尽力,学习菩提心的修持。蓄意生起菩提心,也有相当的功德,何况若能任运生起菩提心,当然最殊胜!菩提心的殊胜功德,若以有形的色体形容,三千大千世界也无法容纳。发心、发愿的菩提心,是愿菩提心,由此愿心受菩萨学处,不违背菩萨学处,由戒体所生起之菩提心,即行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