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赞经卷第三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了空品第七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蠲除色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痛痒思想生死识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眼耳鼻舌身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色声香味细滑法。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眼更耳更鼻舌身意更。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色更痛痒思想生死识更因缘之习。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贪淫嗔恚愚痴。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贪身见已。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狐疑犯戒。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欲诸著色欲无色欲。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因缘会缚结之著所受之处。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四忧四著及四凶受四颠倒。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五盖六入七识八邪九恼十恶罪福之业。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十善四禅四谛五神通。欲除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正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除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四等心四无色定一切诸意止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了觉意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分别虚空慧三昧者识慧三昧不用慧三昧有想无想慧三昧正受灭定。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成师子娱乐三昧师子震吼三昧。欲逮得总持门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首楞严三昧宝海三昧慧印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月耀三昧月幢英三昧入一切诸法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睹明印三昧生诸法三昧出于劝祠幢幡恶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金刚喻三昧入一切诸法门三昧定意王三昧帝王印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势力清净三昧超诸平等三昧顺生诸法所归入三昧入一切诸法言声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观十方三昧。欲得一切诸法总持门印三昧一切诸法平等印丹本云御造印三昧住于空处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严净三昧道场三昧超越神通三昧正受。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超挎出三昧等幢护英三昧欲致是三昧正受及余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也。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欲令一切众生之类得具足愿。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欲得具足功德之本。因其具足所在善本不堕恶趣。不见下贱下归声闻辟支佛地。不以诤讼菩萨上法。当学般若波罗蜜。
贤者舍利弗。谓贤者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不诤上法。
须菩提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与沤和拘舍罗。不起无所从生。沤和拘舍罗行六波罗蜜。晓了无所从生空无想无愿。怀来三昧门。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度人菩萨灭定。是谓菩萨摩诃萨生不淳淑。
舍利弗谓须菩提。何谓菩萨生不淳淑。
须菩提谓舍利弗。所以曰不淳淑者。谓爱著法也。
又曰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立于色空而知想识有所依倚。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立之于空。而知想识有所依倚。是谓菩萨摩诃萨柔顺法忍之爱著也。生不淳淑。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立色于无想。而知想识有所依倚。立色于无愿。而知想识有所依倚。是为菩萨摩诃萨柔顺法忍之爱著也。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立无所有而知想识有所依倚。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而知想识有所依倚。是菩萨摩诃萨柔顺法忍之爱著也。色无常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色苦痛痒思想生死识苦。色无我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我。而立于斯。而知想著有所依倚。舍利弗。是谓菩萨摩诃萨柔顺法忍爱著。生死不淳淑。当断是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此色非色则为除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是为灭尽。当为设证。是非灭尽而为造证。当修斯路。此为染尘诤戒。当习行是。不当习此。是为菩萨之所应行。是非菩萨之所应行。是为菩萨道。是为菩萨学戒不当学某。某是菩萨檀波罗蜜。某是菩萨尸波罗蜜。某是菩萨羼波罗蜜。某是菩萨惟逮波罗蜜。某是菩萨禅波罗蜜。某是菩萨般若波罗蜜。某是菩萨沤和拘舍罗。某是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某是菩萨入寂然。某是菩萨生不淳淑。
须菩提谓舍利弗。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此建立如是诸法。而知想识有所依倚。是谓菩萨摩诃萨柔顺法忍之爱著生不淳淑。
舍利弗谓须菩提。何谓菩萨摩诃萨寂然。
须菩提谓舍利弗。于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内空。不见外空。不见内外空。不见内外空空。而空无内外空。空不见内外空。不见空大空。空大空不见空。空大空不见究竟真空。究竟真空不见大空。究竟真空不见有为空。不见究竟真空。有为空不见无为空。无为空不见有为空。无为空不见终始长远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无为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未分别空。未分别空不见旷野长远空。未分别空不见本净空。净空不见未分别空。本净空不见自然想空。自然想空不见本净空。自然相空不见一切诸法空。一切诸法空不见自然相空。一切诸法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一切诸法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自然空不见无所有空。自然空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空。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则菩萨至于寂然。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作是学。则当如顺。不当念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于识不当念识。不当念眼耳鼻舌身意。不当念色声香味细滑法。不当念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不当倚著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四等心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念菩萨摩诃萨。又当念等无等心入微妙心。所以者何。其心无心。心者本净。本净心者。自然而乐清明而净。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心清明而净。
须菩提谓舍利弗。假使心不与欲合亦不离欲。不与怒合亦不离怒。不与痴合亦不离痴。不处因缘无有结缚。无所转缀亦无不缀。于一切疑六十二见不合不离。不与声闻辟支佛心行合。亦不离合。是为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心本清净清明而净。
贤者舍利弗谓须菩提。有此心乎。其心无心。
须菩提谓舍利弗。云何舍利弗。为有心耶。岂有此心宁可知有心无心乎。为可得不。为可获不。
答曰不也。仁者。假使舍利弗。其心不可复知有与无也。亦不可得亦不可获。又有此者。由因缘而有此言。有此心有心无心。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须菩提。此为无心那。
答曰。无所造无所念。是谓一切诸法无心无念。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须菩提。其发心者无所造无所念乎。假使色造无所念。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假使无所造无所念。至于声闻辟支佛意。上至菩萨悉为无心无念乎。答曰唯然。舍利弗。如是心者无所造无所念。是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所造无所念。舍利弗赞贤者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审如仁者为世尊子。从法门生常以顺法为法所化。因法而与不为荣冀。自然因缘登于法身。仁者则为行空第一。
世尊赞仁了空最上难及难及。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当顺如斯。如是菩萨摩诃萨则当观之。为阿惟越致欲学声闻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闻当受当持讽诵常当思念。念欲学辟支佛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常闻当受持讽诵当常思念。欲学菩萨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闻当受持讽诵常当思念。所以者何。此般若波罗蜜者。广普具足致于三乘者。谓菩萨声闻辟支佛。菩萨悉学了无所挂碍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假号品第八
于是贤者须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如圣所云。菩萨摩诃萨我亦不见亦不能得。行者如我不见不行。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云何说。菩萨般若波罗蜜。云何教行者乎。我设使说一切法而可得者。为造名号菩萨之字。设如是者则堕狐疑。又计其名则无所有亦无所住。所以者何。从无明故而致此名。其名如是。亦无有处亦无有住。亦无有处亦无有住。色谓我所而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谓是我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为假名耳。以是之故。其所因缘及计号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从无明意致此名号。其所名者。亦不住亦不不住。唯然世尊。我观于眼。永不能得所言我所。耳鼻舌身心。亦复如是。而察于心。亦不能得所言我所。既观于眼耳鼻舌身心永不能得根原本末言是我所者。当因何所而为菩萨立于名号。又察其眼虚无慌忽。其名不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因从无明假号而立。计其名者。如是所假亦不住亦不不住。唯然世尊。我求色形本末我所都不能得。六情亦然。求其名号本末所兴言是我所永不得。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求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得。如是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察其本末所言我所都不可得。设使察眼色本末言是我所不可得。六情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亦复如是。当复何因为立号言菩萨乎。其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计无有名。亦无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因无明故而有名字。又察名字。亦无所住亦无不住。眼所习更耳鼻舌身意所习更者。亦复如是。从眼习缘至于心行。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缘习所更而致此痛。察其本末言我所永不可得。六情色声香味细滑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及十八种。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得。亦无名字。其假号者。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因其无明而兴致此。是我所者都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察其本末。言是我所都不可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无明以灭。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灭。观其本末。是我所灭都不可得。淫嫉嗔怒愚痴。察其本末。言我所都不可得。因其名字而兴立此。计其名者。亦无所住亦不不住。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灭尽除已。察其本末。索言我所永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观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得。因从名字而兴。致此。又察吾我省其本末。言是我所因从名号。其假号者都不可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人寿命所造所观所见亦复如是。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得。因此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假号。亦无所住亦无不住。空无想无愿。察其本末。言是我所都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假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四禅四等心四无色三昧正受。察其本末。言是我所者都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假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念佛念法念圣众念识念施念博闻。念出入守意念老病死。察其本末。是我所者都不可得。亦不可见。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假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察其本末。言我所者都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假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不见本末。无有处所亦不可得。云何当为菩萨而立名号言菩萨乎。有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因从无明而致名字。又其名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计其名号致五盛阴。察其本末亦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察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十二因缘。如呼声响影现野马水月幻化。察其五阴及五盛阴亦复如是。省其本末。言是我所都不可得。因从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虚无慌忽。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无想无愿。察其本末。言是我所都不可得。从其名号而兴。致此。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犹如呼声响影野马芭蕉水月幻化。察其本末都不可得。不起不灭。犹如水影。无所染污亦无恚恨。眼耳鼻口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十二因缘。法界本际法法所趣。及寂然法善恶祸福诸法之名。有为法无为法。有所为无所有。有漏无漏。察其本末。法所从兴都不可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犹如影响水月野马芭蕉幻化。过去当来今现在法。察其本末。亦不可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去来今法不可睹原。何谓无所有法。所可谓无所有法者。无有过去当来今现在。求无为法察其本末都不可见。唯然世尊。我察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省其本末永不可见。又察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诸菩萨众及声闻辟支佛众。省其本末都无所见。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上方下方九方。诸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诸菩萨众及声闻辟支佛。省其本末都无所见。何所是菩萨般若波罗蜜。何因当说菩萨之号。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众生之类从无黠心假名号行。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受爱有生老病死。亦复如是假而有字。其字之本都无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唯然世尊。以一切法悉无有本。以是之故。求其本末了不可得。当何因缘而为菩萨立名号乎。又天中天。其无本者。无名无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众生无明。从无明心而致此字。又其名字亦无所住亦不不住。因缘法合而有假号。名曰菩萨。彼无言说。无诸阴众种诸入无明。十八种十二因缘及诸佛法。缘是假号。唯然世尊。假引譬喻。影响野马芭蕉幻化但有假号。若如字空而空无名。譬如名地水火风空。地水火风而自不名。所以名曰戒定慧解脱知见事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但有名号。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但有假号所谓菩萨及菩萨字但假号耳。所名曰佛。诸佛之法。亦无实字但假号耳。善恶祸福。若常无常苦乐。若我非我。寂寞恬怕。所有无有福。若常无常苦乐。我观此谊。是之所谓悉由因缘。假使当为菩萨摩诃萨而立名号者。于一切法则有狐疑。察其本末。亦不可得。唯然世尊。有其名号无有法界。亦无所住。所以者何。众生之类。从无明心致此名字。又其名号亦无所住亦不不住。亦无有处。
须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菩萨摩诃萨假使闻说般若波罗蜜如是比类瑞应所起。不恐不怖不畏不难心不怀懅。其菩萨摩诃萨即当知之。住阿惟越致果。住无所住。行无所行。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不当住于色。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住眼。不当住耳鼻舌身意。不当住色声香味细滑法。不当住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不当住眼。所习更。不当住耳鼻舌身意所习更。不当住眼因缘习痛痒耳鼻舌身意因缘习痛痒。不当住地水火风种。不当住空种。不当住诸识种。不当住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所以者何。天中天。色则为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空。所言空者。色则为空非名异空。彼色则空空者假色菩萨摩诃萨。欲求自缘想行般若波罗蜜。当住于色。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当住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十二因缘。所以者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十二因缘亦空。十二因缘生死之原无有异空。无有异住。其十二因缘老病死者。此则为空。生老病死十二因缘自然为空。本自然空。以是之故。天中天。不当住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十二因缘之端绪也。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于四意止。所以者何。观四意止亦复是空。不为有异四意止空。也不他空。其四意止自然为空。亦不当住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所以者何。其意止断神足根力觉意所由之路。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为空。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自然为空无有异空。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本性则空无有异空。所以者何。计佛法者则复空。空故曰佛法。唯天中天。以是之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五阴六衰及十八种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者亦复是空。设般若波罗蜜空者。则非异般若波罗蜜空。所以者何。无异般若波罗蜜空。般若波罗蜜自空。设般若波罗蜜自然空。唯以文字为假号耳。文字则空。乃为般若波罗蜜。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般若波罗蜜而无所住。五阴六衰十八种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不当住中。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于文字。不当住文字说。不当住一食二食。至于三食四食揣食心食识食。所以者何。谓文字文字则空。无有异空。文字自然为空。其为空者无有文字。文字本空。其为空者无有名字。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神通。所以者何。其神通者神通自空。神通本空。无有异通而为空者。神通为空无有异空。神通自空空故曰神通是以之故。唯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神通。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色想。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想。所以者何。其非常者非常为空。其非常者自然为空。则无非常。无异非常而为空者。无有他空非常自空。其为空者无有非常。以是故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色空。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不当住色无常。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不当住眼耳鼻舌身意无常。不当住色声香味细滑法无常。不当住十八种十二因缘终始无常不当住苦。不当住乐不当住色我所非我所。不当于中住痛痒思想生死识我所非我所不当于中住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不当住眼耳鼻舌身意空。不当住色声香味细滑法空。不当住十八种十二因缘生死之患空。不当住有为无为。不当住于本际法。不当住于色寂然。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寂然。不当住色空无慌忽。不当住痛痒思想生死识虚无慌忽。六衰十八种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住无本所以者何。其无本者。尽无所有亦复为空。无本无异。无本为空无有异空。无有异空为无本也。无本自然空。空是以无本。以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住无本。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住无本。至于诸法及诸法界诸寂然法乃至本际亦无所住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诸总持门。亦不住一切诸三昧门。所以者何。所谓总持门。其总持门亦复为空。所谓三昧门。三昧门者亦复为空。三昧门总持门。自然为空无有异空。自然空者无有他空。总持门三昧门本净本净空法自然空。譬如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有沤和拘舍罗。谓有吾为是我所。而念如此则住于色。在于色中有所造作生死之行。住痛痒思想生死识。而有所造而为行者。不除造作生死之所因。而反受般若波罗蜜。不肯精勤于般若波罗蜜。则为不具般若波罗蜜所生之事至于萨芸若。譬如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无沤和拘舍罗。其心发念。吾我是非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苦乐善恶。及总持门三昧门。不能修行总持之门。亦不能顺三昧门。不能造无想行。受般若波罗蜜。亦不能精勤。于般若波罗蜜。以不具足于般若波罗蜜者。不能成就萨芸若慧。所以者何。犹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故。不当受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而彼菩萨反更受色。色者本净了则为空。以此言之。若受痛痒思想生死识。言教本净亦复为空。不受诸总持门诸三昧门。设不受三昧门总持门。则能兴立本净为空。亦不受般若波罗蜜。缘知本净为空之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者观察诸法则本净空。当住是观。不念法我所为行。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无所受。名曰无受三昧。道场具足。广普无有边无有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复不受萨芸若。犹察内空外亦复空。有内外空。求空亦空则为大空。乃为真空空。有所有空。无所有空。究竟尽空。广远之空。有所造空。其本净空。自然相空。一切诸法空。无所有空。自然之空。因从发起自然之空。所以者何。辄趣于化。其所化者则为尘劳。何谓为化。何谓为想。色则为化。痛痒思想生死识。此便为想。十八种十二因缘总持门三昧门。是谓尘劳之想。当受奉行。无所寄倚无所养育。声闻辟支佛。所不信乐萨芸若。何谓信乐。信是般若波罗蜜。笃乐无疑思惟分别。观其要谊则无想。行亦无想是故不受想。专一依倚。而欢喜乐行于笃信。其本净空则便得度。不复受色。亦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所以者何。其相自然现在法空。所受空者亦无所得。所以者何。其三昧定。内不可得者为时慧。亦不于外亦不内外可得。时慧亦无所见。内外悉空。除其因缘犹如外道。所学所信彼乐此已。御于笃信。是故曰萨芸若。以恨诸法计一切法。都不可得所从起者。作是信已无有受法者。不复想念有所者也。亦不能获无央数法。当所受者受与。不受亦复不念。所可游居以能修习。于一切法无所念者。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亦无去来。度无所度而复周游。所由然者。用不受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于一切法亦无所受。亦不受诸总持门。不受诸三昧门。于一切法无所起受。亦无中间而般涅槃。悉以具足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所以者何。其四意止者止无所止。四意断神足根力觉意八由行。亦复如是。其所断者断无所断。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觉无所觉法。计其法者亦非法。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不受色。亦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至于总持门诸三昧门。等无有异。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何所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谓是为般若波罗蜜。谁为此般若波罗蜜。何以有是般若波罗蜜。用是般若波罗蜜。为亦无所得。亦无所见亦无所不见。是故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思惟。其无所有法亦不可得。亦无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谓须菩提。仁者何所法。谓无所有而不可得。
答曰。般若波罗蜜法。亦无所有亦不可得。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则无所有亦不可得。于内为空。于外亦空。内外亦空。彼空者得致大空。至于真空。无所有空。因其空者。至无有空无常亦空。惶慌亦空。所作事空。本净亦空。自然相空。一切法空。无所有空。自然亦空。所有自然亦空。缘是之故色无所有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有亦不可得。其内空者。则无所有亦不可得。其所有空无所有空自然之空。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四意止。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六神通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无有本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所谓法者而住于法。若寂然法及察本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所谓佛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萨芸若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一切具慧。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内亦空。计外亦空。内外亦空。所有亦空。自然亦空。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如是观察者。作是思惟已。则不可见心。心无所著无所染污。不恐不惧不畏不难。心不怀懅。则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之不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谓舍利弗。所谓离色者。色之自然故。所谓离痛痒思想生死识者。识之自然故也。所谓离檀波罗蜜。檀波罗蜜之自然故。所谓离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六波罗蜜自然故也。所谓离意止意断神足根力觉意八由行。三十七品之自然故也。所谓离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者。诸佛之法自然故也。谓离诸总持门诸三昧门及离本际者。本际自然故也。
舍利弗谓须菩提。何谓色自然。何谓痛痒思想生死识自然。何谓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自然乎。
须菩提答曰。已无所有故谓自然。色无所有故曰色自然。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所有故。曰痛痒思想生死识自然。无所有至于本际故曰自然。舍利弗。以是故作此观者。则知离色色之自然。则知离痛痒思想生死识之自然。五阴六衰十八种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至所本净悉无所有。故曰本净自然。所谓离色色之本相。所谓离痛痒思想生死识痛痒思想生死识之本相一切诸法及诸佛法。离本际者本际相故。色自然相自然相故。谓相自然而得远离。
舍利弗谓须菩提。其有菩萨摩诃萨。学此法者。皆当归趣萨芸若不。
须菩提谓舍利弗。如是如是。贤者其学此者。归趣萨芸若。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所起无所灭。
舍利弗谓须菩提。何故须菩提。一切诸法不起不灭。
答曰。舍利弗。所谓色者。其色则空。以是之故不起不灭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则为空。以是之故不起不灭。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种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诸总持门一切三昧。至于本际不起不灭亦不可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则近萨芸若。假使能近萨芸若者。其身口意则自然净。诸相清净自然具足。其身口意以能清净。具足诸相。致清净者应时菩萨即不复起淫怒痴心。淫怒痴心已清净者。则便无有憍慢恚贪。亦不复起六十二见。诸所邪疑贪恚之心已不复兴。则能除于六十二见诸所疑意。诸所生处不造常见。所生之处诸佛国土。从一佛国游一佛国。教化众生严净佛土。常怀专一不离诸佛世尊。至于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成至阿惟三佛。如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