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严五十要问答


    华严五十要问答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华尊者。撮略杂华之要义。往复征责以解其肯綮者五十余条。实可称义学之龟鉴者也。抑俨公者受称性之说于帝心大师。其制述颇多。所谓搜玄孔目十玄及此章等并皆末学据此作蹊径者不为少。虽然本邦之俗秘书不辄许印刻。好古之徒为之搔首。予向过名刹讨寻而得此章。虽思弘通其本大半脱误不足为征。弃置箧底者久矣。今年幸得善本。对读挍仇补其脱简正其伪误。傍附倭训乃谕之剞劂。庶几遐方终古大教遍播。使学者见镕融于毛海证法界于当下耳

    元禄八年乙亥五月谷旦
    东奥仙台龙宝住持比丘长
    与实养题于洛之智积轮下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

  今建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节

    一十佛及名义。离世间品中释

  问。云何见佛及佛名数。一乘三乘小乘等教中不同义。
  答。依小乘教见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则是实见。眼根与境同时相应见实色相。名为见佛。若依三乘见佛实色身等三十二相不名见佛。由与分别遍计合故。假使见可似之相。即是谓似亦非见佛。若知无性无来去相即色是空。非色灭空。等不如所谓是名见佛。由与佛体相应故。依一乘教见闻已去乃至会知无生相及应十数见。其十佛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二愿佛。出生故。三业报佛。信故。四持佛。随顺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九性佛。决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名为见佛。由如是见顺正理故则能睹无上如来。何以故。是成菩提分法及解脱分法。粗细差别对机生信初始不同故。二一乘等佛名数差别多少云何者。一乘教佛名数有十。如华严经说。一无著佛。二愿佛。三业报佛。四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九性佛。十如意佛。三乘佛有三。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小乘佛有二。一生身佛。二化身佛。法身佛亦名自性身。即本有则本有真如也。二报身佛。亦名应身。三化身佛。亦名应身。则修生行德成也。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并修生。慈悲爱行成也。若叹佛德若一若少。若多时者是三乘。若多叹少时。乃至多时多叹是一乘也

    二受职义。十住品后释

  问。诸教成佛受职云何。
  答。若小乘受职但人义中教成无别事义。若三乘受职依理天处成。亦不论理事教义位别。依一乘受职即具教义理事位等。广如华严经说

    三众生作佛义。十稠林后释

  问。依诸教中有情众生作佛云何。
  答。小乘教于一时中但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余见行者并不作佛。但得二种涅槃住无余也。若依三乘始教则半成佛半不成佛。若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佛。若未至此位则与一阐底迦位同。如此人等并皆不成佛。此据位语。若依此判四句分别准亦可知。此如瑜伽菩萨地说。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由他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等。如涅槃经说。依一乘义一切众生通依及正并皆成佛。如华严经说。以此义准上四句义。即是一乘共教非别教也

    四成佛前后义。四十无碍辨后释

  问。诸教有情。一切众生成佛前后自他云何。
  答。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入成佛前后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后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依三乘教有十方佛。故得同时他处成佛。若他有情亦得能化所化同时成佛。为进退不定故。若依一乘教于念念中成佛皆尽所化有情。在诸位中十住以去乃至菩提皆尽众生界。成位遍满无有前后。为同一缘起大树故也

    五一念成佛义。亦四十无碍辨后释

  问。一念成佛与多劫成佛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世界成坏大劫满三阿僧祇定得成佛。无一念成佛者。依三乘教或一念成佛。此有二义。一由觉理位满足时唯一念故。二会缘从实时法性无多少长短。一成即一切成。一切成即一成故。若据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华严一百二十数说僧祇义。若通余世界亦不定三僧祇。如胜天王经说。依一乘义成佛时节并皆不定。为十方世界时节不同因陀罗世界等。并据当分报位说有为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无定时。仍不违时法也

    六他方佛成化义。第二品初云集品中释

  问。依诸教相他方诸佛应化云何。
  答。依小乘教无他方佛。假使有者即是此方佛往彼变化。依三乘教十方净土所有诸佛并是实报无有变化。若权起不定始终。令有情机知变化者即属化摄。若色究竟处及菩提树下二佛相对有其两义。一以化显报。即菩提树下显莲华藏世界海中佛。是报故也。二以报显
化。举色究竟处成高大身。显菩提树下是化义也。若依一乘但有十佛。依行分说不分修生及本有义。若体解大道体即一切种体。相即一切种相。用即一切种用也。诸方现佛若名若义。皆依释迦海印定现无别佛也

    七佛母眷属义。后摩耶中释

  问。佛母摩耶诸眷属等义相云何。
  答。依小乘教佛母摩耶此赡部州是实佛母。余世界中则无实也。为佛是化故。依三乘始教于一三千所有佛等并是化佛摩耶眷属等。亦即非实。诸三千界处亦有别佛。化义同前。净土之中佛母等诸眷属者亦唯是化。仍是法门化非八相化也。若三乘终教如三千等同类世界现成佛者并是化佛。何以知之。大智度论成佛世界广引如疏。得知并是一佛化境多处现身。故是化也。摩醯首罗天身亦是化作。由权显阎浮菩提树下是化。故莲华藏世界所有佛者是实报也。通体相用十方净土所现佛者是报佛也。所有亲属是法门也。为现引此娑婆小根异习众生故。如大无量寿经说。若依一乘所有诸佛在释迦佛所化教网名义显现者并是释迦佛海印定力。以此义准诸眷属等皆悉同然。体相用义及变化改性等准此可知也

    八佛情根义。第二品初请中释

  问。佛诸情根相入相作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佛菩萨等诸根相作但变化成非改性也。依三乘教变化及改性并得自在。三乘者有二义。一据本性。即大乘菩萨缘觉声闻。若依现学总名大乘菩萨人也。今摄本性从大乘简耳。即变化改性二义皆成也。依一乘教变化改性并依缘起本法显现。亦无别性可变可改。若现为者同前化摄也。仍一乘之体有彼凡有身。复有其圣德。直进大乘有彼圣德无凡有身。渐悟及小乘有彼凡身。有圣德。而凡身非圣法也

    九佛菩萨因果通局义。卢舍那品后释

  问。佛及菩萨因果二位云何差别。
  答。依小乘教一人依一界。依一心次第成佛。因果相称现量可知。但断惑因果尽不尽别。若依三乘多身多心多处现成非一行业。佛亦如此。一切处成。唯莲华藏世界海佛及三世间智正觉之一分。义相可知。但分齐边量从此三千世界有情准十方处以为边量。不论因陀罗及微细世界所有境界。若依一乘所有成佛因果分齐边量。则通因陀罗秘密微细一切境界分齐尽三世间分齐边量。如华严经普贤门准也。所有修行断惑等因果二位皆尽不尽也

    十诸教修道总别义。第十地初离垢三昧说

  问。诸教修道所有总别业时节分齐云何。
  答。依小乘教诸菩提分总报业从发心初始次第修行。临欲成佛十地终心百劫别修相好业。是实非化。若依三乘始教是化非实。若依终教及直进菩萨并从发心以来一切并修。十地终后无别百劫修相好业。依一乘教分与终教相同。既十信已来即成佛即成菩萨。行亦无别时修别相好业。何以故。现十地后修相好业者为回声闻。由声闻人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今现别修显彼信心无慢敬爱故也

    十一成佛不成佛义。稠林后释

  问。菩萨修道成佛不成佛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但修菩提分业。除有退者皆悉成佛无不成佛。依三乘教实行修道皆悉成佛。若对异机现不成佛。若约正理无成不成。依一乘教皆对前机。若须成佛则数数成。皆新断结成佛亦不住。学地成佛若对不成机则常不成由。如大海于诸位中无有溢满。即楞伽经菩萨一阐提是。若对异病机则无成不成。若对普贤则亦成亦不成也

    十二佛相貌义。第三知识中释

  问。诸教立佛相貌云何。
  答。依小乘教以人相为佛。一切智等即属于法。依三乘教亦德亦相。是佛相貌。依一乘教是德是相。是非德是非相。由缘起理具足逆顺作不作义故

    十三大师小师义。二地摄生戒释

  问。大师及小师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和上为大师。阇梨为小师。佛非大师非小师。依三乘教佛为大师。余者并为小师。何以故。若小乘人别位制入无余涅槃果故。权于下位立大小师。一乘大小师。依理为正耳。非由相事也

    十四信满成佛义。贤首品释

  问。十信作佛与十地终心作佛差别云何。
  答。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则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义道理不具故。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即是一乘圆教摄也。何以故。由具教义等具足说故。小乘佛三乘佛并是阿
含佛。一乘佛是义佛也

    十五劫减佛兴义。十地后地利益后释

  问。劫减佛兴世分齐云何。
  答。依小乘教百年为劫减。依三乘教有二种减。一时减非善减。二时减亦善减。八万劫以下大位为时减。百年以下大位为善减。五浊等诸恶增故

    十六菩提树为始义。十住会初释

  问。华严经教因何据菩提树及佛为始余说法处及菩萨有情并说为末。
  答。若据迷论举心动念并是遍计即空无法。今由佛智善觉本性。息相还原设教。纲维皆是佛智故。据佛为始离佛以外无有一法也

    十七佛身常无常义。性起品菩提中释

  问。佛身常耶无常耶。
  答。依小乘佛无常。依三乘佛亦常亦无常。法身佛究竟故常。离不离故无常也。应身一证究竟故常。随对下位声闻凡夫得见增减。故是无常。化身如火有处燃有处灭。故是无常。化德相续故说常也。尽未来际故一乘十佛是常。是无常。非常非无常。用不说为说故佛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随缘起际故非常非无常也

    十八佛转依义。地品同相不同相释

  问。诸教佛转依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转灭转成转位转显。现惑得灭故转灭。行德满故转成。转凡夫性得圣人性故转位。圣人法流现在世故转显也。依三乘教转灭转成转位转显。或得现在上心及种灭及性灭故转灭。诸德圆满及性满故转成。转凡夫依得圣人依。及不转不得成转位。法身离惑及无离相名转显也。依一乘教本有及本有修生。修生及修生本有四位常然。广如疏说。灭恶不灭究竟常然故。转依义通其九世及十世。非如前小乘及三乘教一世及三世也

    十九转四识成四智义。亦地品不同相处释

  问。转灭四识成四智。其义云何。
  答。依小乘教但有五识及意识。无彼赖耶及末那。亦无四智可成。若依三乘教则有四识转灭成四智。而此四智约三乘终教及直进菩萨教四智并从意识成何以故。为一切果报及末那识得起现行并从意识位远缘成故。若异熟赖耶亲从种发。种子同类即从上心意识而生。况复发智。从本识种类等次第发者。此义不可。但佛菩萨将四智名寄显四识。显其本识及末那识是有。决定非亲四识自类生智。何以故。末那本识及五识等不成总报思业及闻思简择不得有故。若有发思业则须别者受生有此过也。教亦无文。若法性赖耶如来藏识全即不合自起发思故。佛地经及无性摄论等二教不同。由为有别义。佛地经云。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下次第释。乃至成所作智通成三业作用。无有别文属当。赖耶末那意识五识别成转依得四种智。又如无性摄论。由转阿赖耶识等八事识蕴得大圆镜智等四种妙智。如数次第。或随所应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虽所识境不现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时处。于一切境常不愚迷。无分别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于修道位转复清净。由此安住无住涅槃。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现佛影像。转五观识故得妙观察智。具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由如宝藏于大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能断诸疑。能雨法雨。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从都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上文既云随所相应。故知别配转四识依成四种智此义不定。但为文意随义显法取其一义。不得定然。如寄惑显位准即可知。当知教意方便显法故作此说。若约三乘初教此亦可尔。如成唯识论。外疑云。若末那识自类不发智者圣人位中即有所少。为答此疑有其四句。或有法凡圣共有。或有法凡有圣无。或有法圣有凡无。或有法凡圣俱无。凡圣俱有者。谓如来藏五义。凡圣俱无者。谓遍计性。凡无圣有者。谓常身。圣无凡有者。谓无常身。既有此句。末那凡有圣无有何过也。此之一义唯三乘教说。一乘不共教无。若约三乘始教门中对小乘人容有此义。何以故。为对小乘不说如来藏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成赖耶故

    二十教相义。第十地释名分释

  问。一乘教相建立云何。
  答。此义相难。令举喻显。如一楼观内外严饰尽其功思唯有一门。有智慧者能扣开门。示无智者一乘教义亦复如是。性起树藏内庄一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觉门向菩提树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贤二人开见。为诸有情可化众生张大教网。縆生死海漉天人龙置涅槃岸。诸教相中示彼小乘及三乘教。令物生信起行分证。示一乘教令其见闻后得入证。故彼教相似成内外及教义不同。即如法华经界外大牛车及地论第八地已上文即是其事

    二十一一乘分齐义。四十无碍辩才后释

  问。一乘教义分齐云何
  答。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圆教一乘所明诸义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广如华严经说。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虽同意皆别异。如诸大乘经中广说。可知仍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即无。三乘教有小乘即无。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数共同。或二乘俱无则一乘教是也。可类准知

    二十二立一乘位义。亦四十无碍后释

  问。诸教立位差别云何。
  答。略依一乘普贤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门。世间六道即为六门。声闻缘觉复为二门。小乘中佛及初回心小乘人佛复为二门。此二佛同依三十三心依四禅等发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至十地五位位位作佛。即为五门。一为回心声闻制干慧等十地复为一门。为直进菩萨从初十信修满十地后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觉复为一门。广说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

    二十三六道成净方便义。亦四十无碍辩后释

  问。六道因果本非圣位。因何摄在普贤门中。
  答。六道因果是背圣法。普贤方便回成返道行及逆行门。令诸有情方便依厌得解脱故

    二十四立藏不同义。十藏品中释也

  问。修多罗等三藏教网同异云何。
  答。其三藏教分为两义。一所诠三故教即为三。修多罗诠定乃至毗那耶诠戒。三乘小乘同此名数而义深浅分齐不同。二所为二故分教为二。谓大乘小乘。分为二藏缘觉从其独觉为无教故不与藏名。若一乘内即有十藏。如第四会说

    二十五心意识义。十稠林初释

  问。于诸教内建立心意识差别云何。
  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论释。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所以知之。故无性摄论云。今立异熟赖耶此亦无伤。既知无伤。故知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举异熟相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则不然。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离金无器是金之能。言熏果报者据位而说。此可思简。故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此意向实也。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既熏真如。因何辨成熏习。今会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直进菩萨识缘起相即会无生故作别说。仍依楞伽经染净等法有开有合染开则成七识。合则是梨耶。如来净藏识亦有二义。合则成八识。开则成九识故。有八九种种种。对治道起有灭。有不灭准此而知。又成唯识论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别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及言六合为一种。此三皆名能变识者。能变有二种。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名为异熟。非谓一切。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假使瑜伽后分道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者。此据初起时不据后相续。由约位说直进菩萨义当不起为正义。回心者起为正义故。又初回心菩萨为留惑故相随至金刚定断。直进者习气至金刚前。言至者据二阿含说。初对小乘故。余义准可知。意识及五识或同或异。如经论说。心数等义如下别明。此文在三乘。义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一教唯一心显性起具德故。如性起品说。又说十心欲显无量故。如第九地说。此据一乘别教言

    二十六诸经部类差别义。序分品集众文释

  问。诸经部类差别云何。
  答。如四阿含经局小乘教。正法念经举正解行别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经等及大品经三乘终教。为根熟声闻说故。金刚般若是三乘始教。初会愚法声闻故义意在文。维摩思益仁王胜天王迦叶佛藏等为直进菩萨说。仍直进有二种。一大乘中直进。二小乘中直进菩萨。此二处直进教亦有同异。准摄可知。华严一部是一乘不共教。余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华严是主。余经是眷属。以此准之诸部教相义亦可解。如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三乘在三界内成其行故。一乘三界外。与三界为见闻故。余义准可知

    二十七道品义。第四地中释

  问。诸教道品有差别云何。
  答。小乘道品名数略有三十七种。三乘道品名数亦同。但义有异。广在经论。一乘道品华严经中离世间品二千句义。即是名字及以体性。又问。一乘道品既名数别体。亦须别因。何有义与三乘同。答。据义分量深浅宽狭并皆不同。今举义门有差别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乐故也。诸教通明等数有增减。亦准此知

    二十八涅槃义。性起品后释

  问。诸教涅槃差别云何。
  答。小乘涅槃有其二种。谓有余无余。有余者有余身智也。无余者无余身智也。谓报身智。三乘涅槃略有四种。一性净涅槃。二方便净涅槃。三有余涅槃。四无余涅槃。性净即法身也。方便净即应身也。有余无余即约化身。辨其义体相不与小乘同。若望其德各成解脱般若法身。三德既同无有增减。此四唯局果德。无住处涅槃通因及果。此有二种。约理量分二释。如摄论。若一乘教即唯有一大般涅槃无有差别。广说如华严经。德用名数亦具十及一切。与法界等

    二十九戒学义。第二地中释

  问。诸戒学等有何差别。
  答。随人差别有其八种。八戒及七众所持戒总成一别解脱戒。与定道别故。别别修持故名别也。定道二戒通前别解脱总成三戒也。此之三戒三业亦共为随所相应故也。三乘菩萨别有三戒。谓十无尽戒二十四戒四波罗夷戒此之三戒。四波罗夷戒为出家人受。余之二戒为俗人受。上下分二。义相如此。戒体或五种十善。或表无表。无表即不相应色心事之理也。或即一乘。应法界故

    三十定学义。三地中释

  问。定门何别。
  答。如八禅定与小乘名大同。于中随人邪正及发智流无流别即体性皆异。就圣门中一乘及三乘并诸小乘等位皆共用此定。随所成事异得名别也。三乘位中直进菩萨别有八定等。地前有四。如光德等定。地上有四。首楞伽摩等。依一乘教有十种等。如华严说。体性德量皆并不同

    三十一慧学义。第九地中智处释

  问。慧门何别。
  答。小乘见修及八忍八智等。广如论说。三乘教内或十一智等或三智等。若以义求十一智等多为回心渐悟人说。起彼信便故。加行智等为直进菩萨说。于彼入道有胜便故。若依一乘有十种智。如离世间品说。其智所知诸谛十二因缘差别义门。广如疏说

    三十二贤圣义。善知识初释

  问。住道住果贤圣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教有二十七贤圣。广如毗昙成实等说。三乘贤圣有四十二。一乘贤圣有四十五。此通理事行位人法因果等法门也。若主伴别分则一百一十。若散说所依则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即是善知识也

    三十三色聚义。十明品中释

  问。诸教色文有何差别。
  答。依小乘色有十一。三乘色有二十五等。一乘色总别有一百一十种。三乘色内迥色者。情谓障外之色。影像色者。定心成就色境界等像。彼先色忆持及眼所见色故也。一乘色如十明品释。不同凡色。圣境界故

    三十四不相应义。九地说成就中释

  问。诸教不相应差别云何。
  答。依小乘家有十四不相应。依三乘教二十四不相应等。依一乘教不相应义与法界等。何以故。小乘不相应如谓实有法。三乘不相应但色心缘发。义理现前而不对事者是不相应义。不相应不与色心事相应也。得不相应者。其事现前异不得理也。三乘一乘无大得得小得小得得大得等也。何以故一乘三乘立法数等。欲遮止谓情故也。若大小相得即无穷过。名与句不相应者具解在杂集论等。一乘不相应义名数与法界等。理亦无穷如法界也

    三十五三性三无性义。初地后十心中释

  问。经论所辨三性三无性异相云何。
  答。三性法门本安立意。欲别法相知其解行理事教义分齐不同离其慢执故兴斯教。今就摄论引他四经明三性果相。即为大轨。初引毗佛略经明有三性。二引婆罗门问经证有三性。三引阿毗达磨修多罗证有三性。四复次有处世尊说等引常无常等三法圣教证有三性。
  又前一文义差别为知诠旨法相故。二三性相从为显理融无性故。三具分秉然显融事相无碍故。四圣教通目以理会教成智故。若分别性有其一义用。无品类为其体者。与无相性云何差别。
  答。若分别实相即空是分别性。不现实相是无相性也。若依摄论明三无性差别相者有其三种。一自非有无性。本有法体不自现前。藉因托缘方能生。果无自生故。故名无性。此义通三宗。二体非有无性。明诸法体本性非有。若落过未无有自体。但具因缘方始现前。现在有为假有无实。念念迁异不能自住。此亦分成佛。无我义故名无性。此通成实及以大乘。三如取不有等。约彼本识法无我理三性不有成其无性。由自体定自非有有不二不尽离诸分别故。非闻思修地上报生善意识智所缘境界。故名无性。此义唯大乘也。此三性印总则为一。别则为四。广则无量。若对解行用三性印三性之后别明三无性。此约解明。若二性后则辨无性更不会真实性者。此约行说。如是准知。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何以故。由此法门应法界性无边用故

    三十六心数及心所有法义。稠林初释

  问。圣立心数及心所有法分齐云何。
  答。今释心所有法二门分别。一总约大小乘显心所有及心数法义。二对彼二乘显其废立。先明大小乘心所有法者。先约大乘有其六位。谓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有十一。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嗔。六无痴。七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舍。十一不害四大烦恼有十。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萨迦耶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取。十取见。五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憍。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昏沉。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忘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有四。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合五十五法。增减者。依百法等论合五见为一。依瑜伽论增邪欲邪胜解。增减如诸论。深有别意。可思准之。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名。辨相貌明分齐。二对诸门分别。三约自乘随义分别第一门者遍行有二义。一自位相由遍。如自五法一无一切无。互论亦尔。有义亦然。二他位分齐遍。有彼则有此。仍彼不同此。所以知者有时有此遍行。无时无彼所有法。故得知也。遍者分齐也。行者起于缘境也。此名从初义而得。相貌者五法相连不相舍离。行于缘中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在于六位处行而自位连之相由。余五位非连之而相伴也。二别境者别有二义。一自位相别如欲非胜解等。有时有欲而无胜解。乃至慧等互无亦然。二就别位如善等位有善而无欲。有欲无善。故是别也。仍此别境名从初义得也。别者是各别非连之义也。境者分齐也。非所缘境。此对前连之遍行故得别境名。相貌者五法相别行。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皆通别行。是其分齐。于诸位中有时有欲而无胜解。乃至慧等应可准知。三善者性也。从体而得名别。彼前通故局善体得名。相貌者于有流无流位异善恶及无记。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处行各别非连之而起也。有时有一而无十等。一一互论有无增减成其分齐。四烦恼者从用得名。由烦恼等于世出世功用义强。于世法能成出世法能坏异前善体故。从用得名也。相貌者于自位处成忧喜二相。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数义功用增减而行。非连之而共伴。是其分齐。五随烦恼者。从彼相由而得名也。此有二由。一由前大惑成随烦恼。二由此小惑增成大惑。故名为随。仍此随字从初义得。由是假合故。烦恼同前解。相貌者于自缘中各别而相伴非连之起。是其相貌。分齐者于彼六位乃至不定等相由相伴数相义增减有无而行。是其分齐。六不定者体用二义故云不定。异前定体得不定名。相貌者于自位中各别而起。三性体用同时而成一法有三义。善恶无记同时用事。是其相貌。分齐者于六位中数义增减起用而生。是其分齐。仍非连之而有相伴也。二对诸门分别者。略对五门。一约乘分别。二约三性分别。三约诸惑分别。四对诸识分别。五约假实分别。初约乘分别者。乘有三种。一一乘。二三乘。三小乘。今此心数是三乘心数。为治世出世心烦恼。非一非小。非三乘终。非一乘别教。就三乘终大乘教及一乘别教内心数即有无量。并如缘起法界数量。何以故。诸心数类一一缘别。约其缘别不可总说。故不同三乘等总明数也。三乘始一分心数。为治烦恼障所知障世间心烦恼说。仍此三乘有始有终。终教二乘心数亦不可说。始教心数即如此。瑜伽对法论等小乘心数同异如下别辨。二约三性有二。一善等三性。二遍计等三性。善等三性者遍行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非余二。别境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五法之中多少不定。善等十一唯善性。仍通流无流。若在流则非无流。无流亦尔。烦恼通不善及无记。为末那识及定地惑是无记故随烦恼二十通不善及无记。准前可知。若约违理不善但是不善性。不定四法通三性。不善之时则余二性准前可知。余二亦尔。约偏计等三性者遍行等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摄余二性成此一性。此如三性义中说。随在一性连之具五。别境等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非余二摄。同前说。善等十一唯圆成实。此通漏无漏。会摄如前说。烦恼等十通依他起及遍计。相会准前说。随烦恼等二十法通依他起及遍计。不定等四通三性。相会准前说。三约诸惑分别者略约三门。一约皮等三惑分别。二约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三约五住地分别。皮等三惑分别者。遍行通三惑。别境亦通三。善等非三惑。烦恼唯皮肉。若约寄位则通三。随烦恼等亦皮肉。若约粗细说则通皮肉心。不定等四亦通皮肉心。由缘成三惑故。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者。遍行通二障。别境亦复然。善等非二惑。烦恼唯烦恼。随烦恼等亦复然。若约相成门则通于二障。不定唯所知。若约相成门则通于二障。约五住地分别者。遍行通五住。别境亦遍通。善等非五住。烦恼通五住。随烦恼等亦通五住。如此之义可准。诸惑障当广分别。不定通五住。由缘成诸惑故。四约诸识分别者赖耶识起遍行五。末那识起九。遍行五及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意识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识则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与意识或同体或异体故。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若约三乘终教论则赖耶六识等皆具起一切所有法。由唯一识成十一识故。五假实分别者假实有三。一约缘成辨假实。若约此义或有分别。或无分别。缘成故离分别。应教故有分别。若约此义皆通假实。即无性故实。缘成故假。二本末明假实。烦恼为本。随烦恼为末。如论可知。三约事显理辨假实。理事相应为实。但理无事为假。假从事教说故。三随义分别者。
  问。诸心所有法可说断耶。
  答。遍行及别境不善无记相应者断。善及自性无记不断。善等十一不断。烦恼及随烦恼说断。不定等四不善无记说断。善及自性无记不说断。此约三乘初教及法住智说。若约终教及一乘则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即断而无相。及不可断故。余义皆准之。
  问。论何故说烦恼或说六。或说十。
  答。由五利使有其二义。一本末义。由边见等依身见生。以依本说末摄末从本故。但说六。二起用成过义。由成过义等故分离说十。又问。何故论云随烦恼内加说邪欲邪胜解。答。由别境内欲及胜解于大小惑有方便及终成二处皆成过故。约离二法故。约方便及终成为二数也。第二就小乘分别者有其三义。一释名。辨相貌。并显分齐。二对诸门分别。三约自乘随义分别。初释名者。心数法有四十六。大分为六。一通大地有十。一想。二欲。三触。四慧。五念。六思。七解脱。八忆。九定。十受。善大地有十。一无贪。二无嗔。三惭。四愧。五信。六倚。七不放逸。八不害。九精进。十舍。小烦恼大地有十。一忿。二恨。三诳。四悭。五嫉。六恼。七谄。八覆。九憍。十害。大烦恼大地有五。一不信。二懈怠。三无明。四掉举。五放逸。不善大地有二。一无惭。二无愧。使有四。一贪。二嗔。三痴。四慢。缠有三。一睡。二眠。三悔。加觉观总为四十六。及心王为四十七。初通大地名者。由想等十通与诸心数以为通依及通行诸数依缘之处故云通。通则力用遍通也。大地者喻名也。如大地能生长万物为依。与法相似故为喻也。相貌者。于自所缘起其体用相伴而行。是其相貌。分齐者。于诸心数诸位共行而不相杂。是名分齐。善大地者。于自位处随缘而发。与三聚色心不相应等善以为依处故云大地。小烦恼大地者。于自位处约缘分起。不具大性名为小也。烦恼如前解。相貌者。于自缘处体用现行而不相杂名为相貌。分齐者。于诸位处及以色心成自他事而不同彼名为分齐。大地如前释。大烦恼大地者。具结缚等五义相应名大烦恼。大地如前释。相貌者。不信等五于自缘处体用现前而非相杂。是其相貌。分齐者。于诸位成自他事而非相杂。是其分齐。不善大地者。于自位处起其体用违其正理名为不善。大地如前释。相貌者。其无惭无愧游漫诸境起诸业过。是其相貌。分齐者。于他缘位触物成违而不同顺名为分齐。使者使也。驱使行人成其事业。此从喻名也。相貌者。于自缘处成其事业随逐不舍。是其相貌。分齐者。于他缘位处成事乃穷而不同彼。是其分齐。缠者喻义名也。如[联-耳]缚象。缠饶成过法亦如是。相貌者。于他缘位连续成过。是其相貌。分齐者。成他事。处而不同彼。是其分齐。觉观者。与后翻译寻伺等。名义少有别。觉者觉察。观者观达。寻者寻逐也。伺者伺求。名义相貌分齐可知。心王者。心与数为依。又依于数起如君臣相依。此从法喻名也。相貌者。六识于诸根了别诸境界。是名相貌。分齐者。依根数起而不同根数。是名分齐。广释别名具如小论。
  问。大小乘内心所有义及心数义何别也。
  答。数者法数义是分齐义。心所有义是属他。义从相生。其假实二智不同。二略对诸门分别者。一对诸乘分别。此之心数唯在小乘义通大乘。若入大乘则于三乘前方便处方便教摄。体用相貌并非一乘及三乘始别教名数。心数名义所以如下释。二依三性分别。通大地数通彼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善大地者唯善性也。小大烦恼及以四使通违理不善及无记。不善大地唯不善。缠违理不善。觉观通三性。心王亦如是。三就惑分别者。通大地数通彼一切使缠等惑。善大地不通诸惑小大烦恼及四使等一向烦恼。无惭无愧通烦恼非烦恼。由入业故。缠等三者。此则不定。在缠是烦恼。入数则通烦恼非烦恼。由数位通善恶故。又小乘唯烦恼。觉观通烦恼非烦恼。心王亦如是。四约诸识分别者。通大地数等通六识。觉观唯意地。五假实分别者。唯实不通假。心王亦如是。余义如论释。此略明正所评义以显大乘心心法分齐。余宗准可知。三于自宗中随义分别者。
  问。何不明不痴善根。
  答。属通大地慧数摄故。
  又问。大烦恼中余五何不明耶。
  答。邪解即通大地中解脱摄也。不正忆忆摄也。不顺知即慧摄也。失念念摄也。又相隐故。乱即定摄也。又不称理。定即名乱相隐也。又十使中五见则通中慧摄也。痴入大烦恼中无明摄也。又上所废者并为除惑入道便故也。
  问。是中善大地是何漏无漏。
  答。是人无我智漏无漏。
  问。此诸大地有摄心烦恼及所知障不。
  答。此诸心数不摄心烦恼。就所知障内有摄不摄。障定者摄世间心烦恼不摄第二。对彼大小二乘显其废立者。
  问。无惭无愧此中何故从随烦恼。
  答。无惭及无愧有其二义。一据体说。二据用论。由用成过大故。依小乘入不善性。若据自体类与小惑同。故入此大乘随烦恼摄。
  问。何故大乘增失念及散乱等。小乘不说。
  答。小乘初教其心狭劣。相著者明相隐者不说。
  问。遍行别境大惑随烦恼及不定等名于小乘中何故不说。
  答。小乘心数圣者立意。为治粗惑不假细说。今此等名通治细惑故细分别。与彼入道义相当故。
  问。小乘大地及诸使等名于彼大乘何故不说。
  答。大地等名本成粗相。于大乘中即是初入方便之教。为此义故于细教中无要不说也。欲知圣意以四句明之。一体强而用弱。如大烦恼等。此约大乘数之半。即嗔等也。二用强而体弱。如无惭无愧等。此将小乘对大乘说。三体相用俱强。如大烦恼大地等。此约小乘说。四体用俱弱。如随烦恼等。此约大乘说。于中仍有相续废兴。有亲成助成成过大小去疑进道。有便无便。佛遂废立不同。大小二宗更互立名不等非一。可准思摄。
  问。十种烦恼体用俱强。何故小乘初教不说。
  答。小乘智浅。如小乘文。不善及烦恼使等并约相用强处说。又对指相覆相成教意。如三结三随转。宜可思之。又如瑜伽论说。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更互相应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
  问。如是诸心法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
  答。五。
  谓作意等思为后边。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
  答。亦五。
  谓欲等慧为后边。几唯依善非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
  答谓。信等不害为后边。
  几唯依染污非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
  答谓。贪等不正知为后边。
  几依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
  答谓。恶作等伺为后边。因此总料简其文假实义略有四种。一对性空余一切法皆是假有。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二约名言因缘互为发起。则一切法并通假实因缘故。实果起故假。三约三性法相。遍计即空。情谓实有。真实性体故。实理有。依他缘发故假。四品类增微善恶违顺以明假实则如此论心所有法乃至不相应等。以明假实瑜伽显扬等亦然。并相望显义。渐次成法。若俗谛相隐及违善而有理用者为假。若相显彰而有体事用向善者为实有也。何以故。圣者为欲对小机人方便显法空故。文义云何。八识约事用处明故。皆是实。五十五法若依瑜伽二十七法是实有。余皆假立。二十七者。遍行五别境五。善中有七。除不放逸舍。是无贪嗔痴及以精进于此四上假立。故有不害。复于无嗔上假立故。
  瑜伽云。云何诸善法。几是世俗有。几是实物有。
  答。三是世俗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无贪无嗔无痴精进分。即是法离染义建立为舍。治杂染义故立不放逸。不害即是无嗔分。无别实物也。根本烦恼有六。五实一假。
  论云。根本六烦恼中。几世俗有。几实物有。
  答。一见是世俗有。是慧分故。余实物有。别心法故。随顺恼假实者。依瑜伽论决择中说不定四亦入随烦恼。即二十四总名随烦恼分。亦不说邪欲邪胜解。依本地分中有二十六。加邪欲邪胜解。广如彼释。复次此随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谓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四是实。余是假有。忿恨恼嫉害此五是嗔分。皆世俗有。悭憍掉举三是贪分。亦世俗有。覆诳谄惛沉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九法痴分。皆世俗有。放逸是贪嗔痴懈怠分。是世俗有。寻伺二法是发语言心加行分及慧分。故是假有。若依杂集论二十二是实物有。余为假有。二十二者。遍行五别境五。善有七。是实物有。余四假有。故下论云。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体。又决择者。谓慧勇勤俱。故知无痴用慧为性。不放逸舍并云依止正勤无贪无嗔痴。是故依此四法假立。不害者是无嗔善根一分。故是假有。根本烦恼有十。五是实有。五是假有。慧分故。随烦恼及四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有。故论云。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嗔等外无别体故。忿恨恼嫉害此五是嗔一分。同瑜伽论。悭憍掉举此三是贪分。与瑜伽同。放逸依止懈怠及贪嗔痴四法假立。亦同瑜伽。无渐无愧是贪嗔痴分。不信懈怠是痴一分。并是假立。不同瑜伽。瑜伽此四实物有。诳谄二法是愚痴一分。散乱一法是贪嗔痴分。忘念不正知是烦恼相应定慧为体。覆.睡眠.惛沈.恶作四法是愚痴分。寻伺二法或思性或慧性。谓于推度不推度位义别故。前瑜伽随烦恼中九。谓覆.谄.诳.惛沈.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并是痴分。此论唯覆惛沉睡眠恶作四是愚痴分。余五不同。谓散乱一法是贪嗔痴分。诳谄二法是贪痴分。忘念不正知是烦恼中念。所以有此不同者当知。并是诸作论者方便交络显其异义。随其增微废兴差别理不相违。若依毗昙缠垢随烦恼通是贪嗔痴疑五见九使家依。唯除慢使。此中大乘但是贪嗔痴依。非余使依。所以然者二宗交络各显一义。奘法师云。西方诸师随烦恼中七实有。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有别体。论有成文。惛沉掉举散乱三法亦有别体。所以得知。解云。为掉举是贪分故。仍离贪外别得有体。如贪不与嗔相应。掉举若尔则不与一切烦恼相应过。当知惛沈散乱亦言痴分。故知亦有别体。
  今准杂集论但随烦恼中道是贪嗔痴一分及依止贪嗔痴等。皆是假有。若言是贪嗔痴等者则实有。今此随烦恼内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心乱七使是贪嗔痴分。余之十三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此。准之皆是假有。不定四法亦有别体。由不定故。又若有别体与遍行何别。
  答。遍行随起则与行同。不定现前由与事别。此宜思之。又此四法望上不足。望下有余耳。奘法师云。无痴善根别有体性。瑜伽中善十一内三是假有。舍不放逸不害此三假有。余是实有。又大悲用无痴为性。与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摄。故知别有性。如文中将无痴对三慧释者。但对三慧等释显无痴。非即一体。若准此等义心所有法中三十实有。余为假有。三十者前二十二内加七随烦恼及无痴也。依起差别具缘多少作业种类不同名别废兴等并如瑜伽及成唯识论释。亦有智者分判大乘准小乘解释。大乘文量恐不可极。宜审定心数。微细难可了知。略举一隅以示后学也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终)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

    三十七三世不同义。离世间品初释

  问。诸教世时云何。
  答。依小乘教三世有法。依三乘教三世之中现在有。过未无。依一乘教九世义。过未现在及现在现在三时有。过去未来及现在各有。过未六世是无。九世各有相入相即。故得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世等以不相应法为体也

    三十八障义。普贤品初释

  问。诸教辨障义云何。
  答。若依小乘诸使缠垢等是障名数。此障名通三乘始教。兼则通余教。何以故。谓惑名同义有深浅。故惑智二障及烦恼所知障八忘想二十二无明等正在三乘始教。兼则通三乘终教。五住地惑皮肉心三障阐提四障凡夫性无明十一障等此在直进三乘位。兼在终教等。已上诸惑一惑一切障。一断一切断。此属一乘教。如下说之

    三十九一乘别障义。亦普贤品初释

  问。普贤品内据普贤法极深广大。因何文中初明一嗔成百障等。
  答。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断得一灭。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义中深浅异。若据三乘终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后。断得三世灭也。据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数多数忍多数一数忍。一数多数智多数一数智。一断非初非中后。得九世灭及非世灭。今普贤品初明嗔障等者据首为言。欲类显普贤广大解行法也

    四十陀罗尼门。知识中第十一处释

  问。华严经中以陀罗尼门显一切法门。其相云何。
  答。论自引悉昙章。阿(乌罗反)等十二声。迦(鸠我反)等三十六半字。以音加半字展转相乘成一切满字。其字相仍不离本字音多中一。由多中有一初半字及初声故一中多。一中有多字音能故一即多。半字及音成多字用故多即一。由满字相等即坏成半字及初音故。以此字法陀罗尼天人共解故。举此为立陀罗尼法。宜可准用之。此法极用在一乘。分用在三乘。余乘非究竟

    四十一乘门数名不同义。亦四十辩才后释

  又约诸经论乘有四种。一者二乘。谓大小二乘。于方便中从教趣果分二故。二者三乘。谓大乘中乘小乘。于方便中从理成行分三故。三者依摄论一乘三乘小乘。谓于教门中成机欲性显法本末差别不同故。四者依法华经三乘一乘。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又约数说。谓二及三各通三二义意故说。所言二通三者。谓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一乘三乘。所言三通二者。有二义意。谓大乘中乘小乘一乘三乘小乘其意各别。准思可解耳。又依下经文或一二三或四。谓一乘三乘。或五。谓三乘人天。或无量。谓一切法门也。此依始终说

    四十二四寻思义。三地初四禅释也

  问。诸教四寻思观法云何。
  答。经论所明寻思观者略有三种。一四寻思。二六寻思。三三寻思。亦名求知。大门有五。一列名字并教兴意。二释其义并显主客分齐不同。三对三性明其假实。四明深浅及对如实显观分齐。五辨位地及问答除疑。初列名字并教兴意者。谓初四寻思。一名谓能诠教法。二义谓所诠之义。三自性谓名义之体能。四差别谓名义相形。及对诸法相别不同故名差别。六寻思者分其名义各有自性及差别。故有六也。三寻思者。合其名义自性及差别则为三也。教兴意者。
  问。何故立四寻思。
  答。为中根人有其二见。一和合见。二差别见。和合见者。谓义与名和合成一。差别见者。谓义与名各有自性。有能相应而体不同也。圣者立教对治彼病兴四寻思开初名义。对治前差别见合彼自性及差别义对治相应成一之见。
  问。凡言对治障治须别。外人立一能治之法则界分别成其多法。显一是假。及彰无等因。何今说开名义二以治差别。有何道理。
  答。若对外道及三乘见不依论道则如来啧。今此寻思是菩萨自观通对一切外道二乘及菩萨。或顺论道故兴此治。所以知者如界分别分破。合假及自性见则违论道。何以故。合假自性是缘聚法。及是成法界分别等。乃是坏法。成坏不同赖缘各别故不相治。是以文中兴其观门分齐少别。如下具说。宜可思之。六寻思者。为治差别见即为利根人。三寻思者。对治和合及一见等为软根人。何故。差别见者是见行故。和合一见者是爱行故也。二释其义并显主客分齐不同者。如摄论云。何者名寻思。谓名义自性差别。菩萨于名唯见名。于义唯见义。于名义自性言说唯见名义自性言说。于名义差别言说唯见名义差别言说。于此四处度疑决了说名寻思门。所以自性及差别。安言说者为后二法。观相深故。若据实观四种法中皆是言说。
  问。约何观相得知后二是深非浅。
  答。名义二法一往直计见不深重。自性
及差别约其所以验证成执。故是尤重。翻治观成加功作业方观现前故是深也。文云。于名唯见名等者。菩萨于实名皆见假名及无名不见实名也。义等亦然。主客分齐差别者。以空为主。以实为客。以假为主。以实为客。何以故。由摄论云以无所有为自性。又观名义唯假立寻思故得知也。有以因为主以果为客。所以然者以客依主立浮寄无根。主与客为依得成其事。所以得知。互为因果。成主客义故。摄论云名义互为客菩萨应寻思故得知也。
  问。义若如此何故摄论云名无所有于义是客。义无所有于名是客。若据此文则无所有是其客义。何故乃言空无所有是其主义。
  答。此语乍隐宜须思之。言无所有者即实有也。分别性有与无义同一种。无理不得有。别此相难彰。只欲道实则涉未观。只欲道空不知分齐。故今举名说无所有。则知是实。次后偏举无所有。是名义本性。故知前文名无所有及义无所有即说实也。此约观智慧境为言。宜可思之。三对三性明其分齐。故论偈云。名义互为客菩萨应寻思。应观二唯量及彼二假说从此生实智离尘分别三。若见其非有得入三无性。前一行半偈明无相观。次有一句。若见其非有明无生观。三得入三无性此之一句明无性观。广如论辨。观相云何。依依他性以遣分别性。依彼真如遣依他性。云何能遣。由名义无所有能分别亦不得是有。何以故。若所分别名义是有能分别缘此名义可说是有。由名义无所有分别因缘既定是无能分别体亦无所有。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入依他无生性。菩萨见此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此三性中分别性是实亦则空。依他性是假非实非空。真实一性是实非空。四寻思观若入分别性所分别尘是空是实。故释论云。若菩萨见名义更互为客入异名义分别性。何以故。由无相观未全成故。但异未观时。故云异也。此虽知无未坏实见。故寻思观亦在实中。若见名义自性假说唯分别为体则成分别无相观方得究竟。尔时寻思所知并即是空。寻思等观若在依他性则非实非空。亦可是假故。摄论中约彼八喻明其似故。四寻思观不入无性。何以故。由是观家初方便故。若得四如实智方入无性。故得知也。四明深浅及对如实显观分齐者。论文云。释自性义已以甚深义为境界。以此义求得知名义二门是浅非深自性及差别是深非浅。所言如实观分别者。释论解云。何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名已寻思唯有名。后如实知唯有名此则定知名无所有。
  问。若名定无体者何故立诸法名。
  答。欲令众生渐入正理。想见言说依名想义及现证发语教他假立客名。无有实法。故论释云。若世间不安立色等名于色等类中无有一人能想此类是色。若不能想则不增益。若不增益不起执著。若不执著不能互相教示也。何者义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义已寻思唯有义。后如实知义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谓色受等类色非色不可说。法非法不可说。有非有不可说是。名义寻思所引如实智。何者自性寻思所引如实智。于色等类自性言说中已寻思惟有言说。由自性言说。此类非其自性。如其自性显现。菩萨如实通达此类如化影像。非类似类显现。是名自性寻思所引如实智。何者差别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差别言说中已寻思唯有言说。于色等类中见差别。言说无有二义。此类非有由可言体不成就故。非非有不可言体成就故。如此非色由真谛故非非色。由俗谛故于中有色言说。故菩萨如实知差别。言说无有二义。是名差别寻思所引如实智。如是等观菩萨寻思此名义假立自性及差别。如此度疑决了等说名寻思。因此寻思观名义等定无所有名如实智。此即寻思如实二义不同也。五辨位地及问答除疑者。寻思位地在暖顶两位。若准修时章在于十信及十解位。如实智位在于忍及世第一法。若准修时章则在十行十回向位。故摄论云。菩萨于四种寻思修暖顶二种方便道。于四种如实智中修道云何。乃至论释。缘识为境。了别无尘等。所缘既无能缘必不得生。由此了别故能伏灭唯识之想。唯识既灭从最后刹那更进第二刹那即入初地。又修时章云。如声闻道前有四方便。谓暖顶忍及世第一法。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此。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故得知也。
  问。菩萨见名义相各异。及见相应依义相应。菩萨见自性言说及差别言说皆属义故名与义相应。云何得知名义互为
  答。此是论文。义意云何。如外人计名义各有自性及差别各各相应名义二法。自性差别此则各亭。平等无偏。云何得知名义互为客。论有三答。一先于名智不生故。证名义不同体而不相应。不同体时则无有法。世数名义皆悉如此。若名与义同体。及与相应未闻名时于彼义中知名智应成。现见知义智生。知名智不生。故知名义本不相应。第二义者引一多相违证名义不同亦不相应。如瓶一义。异国立名皆悉不同。若名与义相应得成有者。名多非一。义亦应多。何以故。一义与多名相应成有故。第三义者定不定异故。名义二相不得相应。名不定故。若名与义相应名既不定。义亦应尔。西国有法。以一瞿名目于九义。所谓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刚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义。名与义定相应者目天之时地应随名与天相应。余亦如是。既无此义。故知名义二性差别。一亦不相应。何以故。与上三义相违故。若异相应此亦不成。何以故。亦与上三义相违故。
  问。一异相应二义各别。云何同一三义相违。
  答。虽复名同三义相违失并有异。所以得知。若名与义一而相应者见义之智即须是其知名之智。又若一者义既是一。名即不多。又若一者名既不定。义亦应尔。若名与义异而相应知义智生知名之智亦应即生。何以故。名义相别而相应故。又若异者名既是多。义亦应多。二相各别而相应故。又若异者九义是别。一瞿之名亦应成九。何以故。由彼名义别相相应成其有故。此等道理皆悉偏约四寻思说。六寻思等及三寻思准以可知。何以故。不越一异相应成有故。余可准求。此教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观法一切处用应法界故

    四十三如实因缘义。明难品初释

  问。菩萨初起修行。先观如实因果成入道方便。其义云何。
  答。凡佛法大纲有其二种。所谓真俗。随顺观世谛则入第一义故。观相云何。法有多门。且依同时。如实互为因果义。入因果义有二重。第一重内有三门。一明护分别过。二明其义。三明违之成过。初护义者。略依灯光及燋炷明之。身心诸事准之可解。
  问曰。燋炷生光炎耶。
  答不也。炷从炎生故。
  又问。炎生炷耶。
  答不也。炎从炷生故。
  又问。炎从炷生耶。
  答不也。炎能生炷故。
  又问。炷从炎生耶。
  答。不也。炷能生炎故。
  又问。可是不生耶。
  答。不也。去炷炎随无故。
  又问。生不生俱耶。
  答。不也。相违故。
  又问。非生非不生耶。
  答。不也。违其因果如实生理故。解第一门竟。第二义者炷因生炎果。因是有义。由有力故。炎果从因生。是无义。依炷因生故。炎生其炷。返前可知。炎果从炷因生。是非有义。无体故炷生光炎。炷因是非无义。为有力故。余句准可知。第二门竟。第二违之成过者。若言炷因生果亦可恒生。常能生炎果故。增益故。若言炷不生亦可恒不生炎果。无因不有故。损减故。炎生炷如前可知。若亦生不生相违故。若言非生非不生戏论故。余义准之。第三门竟。第二重者。三门同前。第一门者初约因明。后约果论。
  问。因是有耶。
  答。不也。果因故。缘成故。
  又问。因是无耶。
  答。不也。生果故。
  又问。因有无俱耶。
  答。不也。相违故。
  又问。非有无耶。
  答。不也。现见生果法故。二约果论者。
  问。果是有耶。答。不也。是他果无体故。
  又问。果是无耶。
  答。不也。由是果故。
  又问。亦有亦无耶。
  答。不也。一果故不相违故。
  又问。非有非无耶。
  答。不也。现有果所生故。解第一门竟。第二义者。因是有义。由能生故。因是无义。果家因故。缘成故因是亦有亦无义。因成故因是非有非无义。随定取一义不可得故。果义四门准前知之。第二门竟。第三执成过者。
  问。因生果何失。
  答。若生者亦可恒生。亦可恒不生。所以知之。若生者即常生故。又若生者现所有炎果。是能生炷因即无所生。故是断也。
  又问。因不生果有何失。
  答。亦有二失。若炷因不生者即光炎无因故是常也。又若炷不生者既炎无自生。因复不生不可得有故是断也。亦生不生非生非不生准以思之。余义准可知。又一切因有六种义。一空有力不待缘。念念灭故。二有有力不待缘。决定故。三有有力待缘。如引显自果故。四无无力待缘。观因缘故。五有无力待缘。随逐至治际故。六无有力待缘。俱有力故。
  问。未知待缘待何缘。
  答。此待炉油水土等外缘。不取因事及自六义也。又经文云。因因亦因因果果亦果果者。简别因果亲疏有无力用分齐。初因者亲因也。复因者缘因也。亦因因者二因相由也。果果等者准因二果相由成也。余因果相望则无用耳。又增上缘望自增上果还为亲因。故杂集论会疏缘入亲因摄。又成唯识论因缘谓有为法亲辨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独能熏故。极微圆故不熏成种。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或随转门。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此显因果亲疏分齐极明善也。其六义及前因果理事相成更以六法显之。所谓总总成因果也。二别义别成总故。三同自同成总故。四异诸义自异显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坏诸义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所述缘起并悉遍通随有事成。验思可解耳。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称法界故

    四十四悔过法义。第五回向初释

  问。诸教忏悔法差别云何。
  答。此有四门。第一忏悔。第二劝请。第三随喜。第四回向。此文在一乘通彼三乘用。广说如毗婆娑论。小乘教等不具此法也。其灭罪方法具如经论。若发愿门皆通理事因果。并有成事愿未成事愿。可准解之

    四十五陀罗尼用义。亦十一知识中释之

  问。诸教诵陀罗尼咒法差别云何。
  答。诵咒利益灭罪生福。乃至成自利利他证果等用。此文在三乘终教通彼一乘用。何以故。应法界故。小乘无此教也。又有四种陀罗尼。一法。二义。三咒术。四忍亦名为遮忍。知一切言说一切法自性义不可得名忍陀罗尼。后二陀罗尼出地持论。又十陀罗尼是一乘文义如离世间品说。印相施设工巧字相等并准此知

    四十六唯识略观义。第六地中释

  问。诸教之中说唯识观。方便云何。
  答。欲习观者先近二知识。一行知识。二解知识。依其静处自身随所相应。持戒清净至心忏悔请十方佛一切贤圣及善神王加被已。身结加趺坐左手置右手上正端其身。闭目调息以舌约上腭。正心住缘所现境相知自心作分别随息其心即住。纵使未住以初作不调习。经月日其心则止。次连成定。是其方便。若有魔事相起则就道场悔过行道。魔事渐轻。所有诸疑临时消息。对解知识决其魔事。心但欲使相绝。皆须策勤必成不疑。懈怠则无成辨。烦恼减少是观成相。此通一乘及三乘教。初顺三乘。后顺一乘。后熟具足主伴故也

    四十七空观义。初地后十心中释

  问。空观云何。
  答依华严经初观菩萨依十种法。谓身口意三业佛法僧戒。依此十法所用威仪并如前唯识观说。但知十境随一现前知即是空无本末相其心得住。久习则明与定相应。
  又问。余法非空耶。
  答。一切皆空。但为初修者入观余不便。故有情染习久远力强。故余不便也。所有疑滞一如唯识观说。疑云。前唯识观后成正定与空观止云何差别。据止观成一种相似。今据方便境界为言。故有差别。此等观是止观体。若随事中行住坐卧四威仪时及益生等事。心成前唯识及空观当心得烦恼损减者。并属助道摄。此观通一乘及三乘教。小乘教中无。纵作空观不同上义。由但得人空故。略有五辨为正助方便。一真如辨。由知如故心相即息。二即空辨。三唯识辨。四妄想辨。五缘起辨。用此五辨正助二观即易成也。又此空观及上唯识二境分齐不得如解时知。若如解时知还成妄境耳。其空有四。并成观境。一有为无为虚空。二择数灭空。三成实论教性空。四地论教性空并成观境。但深浅异也。若穷空方便一乘究竟

    四十八普敬认恶义。第九回向初释

  问。人集教中说八种佛法差别云何。
  答。为灭阐提病成普敬认恶法有其两段。第一段明普敬者。于内有八段。一者如来藏有二。一者法说如来藏。是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六道众生等体。二喻说者有五段。一喻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河虽差别水体无异。一切凡圣虽差别不同藏体无异。喻如伎儿作种种伎两。伎两虽别身无别异。如一切瓦皆因[泥/土]。作瓦虽差别土体无异。生死依如来藏。如来藏作生死。是名善说世间言说。故有生死。非如来藏体有生有死。喻如波依水水即作波。风因缘故有波非水体有波。喻如金庄严具。众具虽别金体无别。皆同一金。一切凡圣差别不同皆是一藏。二佛性者亦法喻并说。佛性者是一切凡圣因。一切凡圣皆从佛性而得生长。喻说者喻如乳是酪因。一切酪皆因于乳而得生长。一种相似。当来佛者一切恶四众等现在虽行邪善行皆当作佛。佛想佛者想一切众生皆作佛想。二者普真普正佛法莫问。邪人学亦得真正。正人学亦得真正。何以故。如来藏佛性体唯是普法唯是真法。于中无有邪魔得入其中。是故不问邪人正人。俱得真正。三者无名无相佛法。有二种。一者一切众生体。是如来藏。未有真佛名。故名无名。未有真佛三十二相故名无相。二者一切六道众生体。唯是如来藏更无别名别相。故名无名无相。四者拔断一切诸见根本佛法。有二种。一者一切如来藏悉有圣性。唯敬其体不见其恶邪正故。故名拔断一切诸见根本佛法。二者一切六道众生体是如来藏更无别法。唯敬作四种佛等不见六道善恶等故。故名拔断诸见根本佛法。五者悉断一切诸语言道佛法。一切众生唯敬其体不说善恶六道等名。故名悉断一切诸语言道佛法。六者一人一行佛法。一人者自身唯是恶人。一行者如法华经说。常不轻菩萨
唯行一行。于自身已外唯有敬作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等。故名一行。七者无人无行佛法。自身及他一切众生皆同是一如来藏无有别体。故名无人无行佛法。八者五种不干。尽佛法有二。一者欲行此五法唯须调亭。一自他不干。不为自身。不共邪善道俗往来。二亲疏不干。不学当根佛法者不共往来。三道俗不干。一切邪善道俗不与亲友往来。四者贵贱不干。一切贵贱不共往来。五凡圣不干。一切圣内多有邪魔。一切凡内多有诸佛菩萨。凡夫生盲不能别得。是故凡圣不干。唯除乞食难事因缘暂共往来者不在其限。二自他俱是如来藏唯作一观。不得作自他亲疏道俗贵贱凡圣等解于心。于此八段内更有二义。一生盲生聋生哑众生佛法。二者死人佛法。
  第二认恶义云何。
  答。第二段认恶者于内有十二种。一其心颠倒常错谬。常行诽谤语。心缘第三阶佛法以去。更作余心。即是颠倒常错谬故。口唯得说如来藏佛法。更作余语则是常行诽谤语。二者善恶两种颠倒有二。一者一切邪魔作诸佛菩萨形像。颠倒众生顺本贪心。于内唯见其善不知是邪魔。邪魔非是诸佛菩萨。非善见善故名颠倒。二者一切诸佛菩萨应作。种种众生颠倒众生。若违其心心必生嗔唯见其恶。诸佛菩萨实非是恶非恶见恶故名颠倒。三者内外四种颠倒有二。一者邪贪。于一切顺情之处纯见其善。无善见善小善见多善。以善摄恶俱作善解。故名颠倒。邪嗔者违情之处纯见其恶。无恶见恶小恶见多恶。以恶摄善皆作恶解。故名颠倒。邪痴者善内得恶不觉。恶内失善不知。故是名邪痴颠倒。二者神鬼魔辅心。但使一切诸佛菩萨及世间道俗称其心者。即是神鬼魔辅心。四者一切经律论常说纯说颠倒。但使一切经文内唯说颠倒众生是恶不说是善。故名一切经律论常说纯说颠倒。五者七种别恶颠倒。一者三阶。名第三阶。二者三聚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者法说为诸菩萨说甚深大乘义。为诸声闻说浅近之义。为一阐提说世间之义。四者喻说。一如定受不死。二死活不定。三定死医药所不能救。五者无惭愧僧。六者恒河第一人名常没。七者最多阿鼻地狱果。六者六部经说最多颠倒有五段。一者一切佛不救空见有见颠倒众生。得值无量无边诸佛。于诸佛所行六波罗蜜由学佛法不当根谤佛法僧。不免堕十方一切阿鼻地狱。一切佛不能救。二者一切法不能救有二种。一者大乘小乘各各诵得八万四千法聚。由心一念嫌他学十二头陀比丘。即灭尔许善根尽堕阿鼻地狱。如大集经说。二者读诵十二部经不免谤佛。现身堕十方一切阿鼻地狱。如涅槃经说。故名一切法不救。三者一切僧不救。四者一切众生不救。度得门徒弟子六百四万亿。复度得九十六种异学外道。回心向涅槃不免堕十方一切阿鼻地狱。五者一切断恶修善不救。大精进大持戒大忏悔。大不自是非他不自高轻他。非佛弟子是无惭无愧僧摄。七者十一部经说邪尽颠倒。十一部经者。一者迦叶经。二者如大集月藏分经说明法藏尽品正法悉灭。三者如阿含经说正法藏尽。四者如大方广十轮经说一切人民皆悉起于断常。五者如萨遮尼乾子经说一切众生皆悉起于三种颠倒。六者如摩诃摩耶经第二卷说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唯有两个比丘学作不净观正坐禅不起高下彼此是非心。七者如大般涅槃经说。末法世时一阐提及五逆罪如大地土。八者最妙胜定经。九者大云经。十者佛藏经说正人唯有一人两人。十一者观佛三昧海经。八者四部经说出颠倒。一者摩诃衍经说三毒颠倒。二者胜鬘经说二见颠倒。三者萨遮尼乾子经说三种颠倒。一非法贪心。于十不善道生于乐心。二者颠倒贪心。由因自力得依时节。得诸财物不生知足心。方便求他财。是名颠倒贪心。三者邪法罗网之所缠心于非法中生是法想。于非义中生是义想。于末世时非是智者所作言论作正论想。是名邪法罗网之所缠心。四者涅槃经说种种颠倒。九者两部经说纯颠倒。一像法决疑经说。过千年被像法之时。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作众善求名求利。无有一念作出世心。二如佛藏经说。增上慢比丘无有一念求涅槃心。但使无有一念出世心求涅槃心。即是纯颠倒。十者两部经说常颠倒。一常没。二常行恶。三常为无明所缠绕。四其心颠倒常错谬。五常污身口。此五段如涅槃经说。六心常远离弃舍真实一切法味。七常为烦恼及诸邪见惑网所覆归依六师伤罢圣道。八常行诽谤语。此三段如十论经说。十一者三十二种偏病。自他俱见真正住持佛法自利利他颠倒于内有三十二。总有二四一五二六一七。一四者名想忘想不净说法。二四者依人依语依识依不了义经。一五者一者自他。自身唯见其好。他身唯见其恶。二者上下。空见有见众生唯欲得学上佛法不肯学下佛法。三者普别。唯乐学别法不行普法。四者善恶。唯断善外恶不断善内恶。唯修恶外善不修恶内善。五者自利利他。唯行自利不行利他。一六者一名闻。二利养。三徒众。四多闻。五势力。六胜他。二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神鬼魔。五空见。六有见。一七者一深赏罚众僧打骂系缚。及遣还俗灭一切三宝尽。二者邪正杂乱尽。三一切善天龙八部出国尽。四一切恶天龙神鬼魔等竞入其国而住。灭三宝杀众生令一切众生悉作一切恶尽。设有少分修善众生恶魔入心为作留难破心而死。五使一切有缘佛法不相当尽。六一切根机不相当尽。七一切药病不相当尽。十二者灭三宝成三灾尽颠倒。今上二义为救阐提回向一乘兼顺三乘。于理有顺。故录附之。如来藏义者。依大方等如来藏经。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一举彼天眼观未敷华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明如来藏本性具德喻。二譬如淳蜜在严树中无数群峰围绕守护。有人巧智除蜂取蜜。明本德去染成净喻。三譬如粳粮米未离皮[米*会]贫愚轻贱。谓为可弃除荡既精常为御用。明藏在染同愚异净喻。四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明藏在染难坏喻。五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明藏在染阙缘喻。六譬如庵罗果内种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明藏德会缘成果喻。七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诸他国。经于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弃捐旷野。人谓不净。有天眼者知有真像即为出之令他礼敬。明真德除染生信喻。八譬如女人贫贱丑陋而怀贵子经历多时人谓贱想。明转想会真成智喻。九譬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外虽燋黑内像不变。开摸出像金色见曜。明反染归真应体喻。佛性义者略有十种。谓体性.因性.果性.业性.相应性.行性.时差别性遍处性不变性无差别性。依佛性论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则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
  问。依仁王经言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又论云。十解已上已圣人。今十回向已上得佛性云。何诸经论不同。
  答。此等不同为有情机欲各别随一义说。宜可准之配释。此佛性论初约小乘及回心初教说。若后破执成正义即是终教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依二空所显真如是也。大乘涅槃经四句佛性者。非小乘义中及初回心人作四句义。即是顿教终教佛性及大般涅槃。仍非一乘别教义也。四句义者。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谓约行辩性也。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谓约位辩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谓约因辨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无。约果辩性也。
  问。阐提之义断现善根因。何有行善性。
  答。此约位语。此世生善根可救者有现行善性。他世生善根现不可救者有行因种子。此义不同声闻宗。此之四位皆具性得及修得二佛性也。何以故。此之二性同于信解净心处说故。相由成故也。性得及修得二种佛性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又验经文如来藏为直进菩萨机说。佛性为淳熟声闻机说。此中所明如来藏佛性虽约诸义差别不同皆是同教一乘义也。何以故。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四十九四宗义。初地请分后释

  问。大论教中明四宗义。义相云何。
  答。西域名悉檀。此翻名宗悉檀有四。一世界悉檀。世者时。界者分界也。理法起于时分故名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据机欲上下成彼所说正理分齐故名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据惑明治胜沈在用。约用显治分齐故名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者。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法藏等皆是真实无相违背。顺理中极名第一义悉檀。云何名世界悉檀义。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无别性。譬如车辕轴辐辋等。和合故有。无别车也。人亦如是。五众和合故有。无别人等也。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以五众因缘有故有人。譬如乳色香味触因缘有故。若乳实无乳因缘亦应无。今乳因缘实有故乳亦应有。非如一人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为世界悉檀。云何名各各为人悉檀。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不听。如为不信罪福堕灭见者为说杂生世间杂触杂受。计有我有神堕计常中者说无人得触得受。云何名对治悉檀。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不净观于贪欲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嗔恚病中不名善非对治法。云何名第一义悉檀。诸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散。上三悉檀不通。此则通过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遍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无中无后。不尽不坏此名第一义悉檀。上来宗义文在三乘。义通一乘。何以故。应法界故。法界义普成世界。总普成各各为人。总普成对治。总普成第一义。总若从门别小乘亦得分有也

    五十十二部经义。十藏品释

  问。十二部经教差别云何。
  答。诠理之教约十二部。一修多罗。此方云契经。二祇夜。此云重诵。三伽陀。此云不直说。四和伽罗那。此云受记。五忧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十二忧波提舍。此云论义经也。此教体性通二乘三乘。总有六种。一实。二实即空。三可似。四不可似似。五唯识。六真如。广如经论。其十二部教若约乘论有其二义。一通相说。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别说者。一乘有一部。谓方广部。有九部。谓无因缘譬喻及论义。如金刚身品说。三乘之中有十二部。复有十一部。除方广部。故地持云。十二部中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
  问。何故作如是说。
  答。为诸教中说二乘及三乘各有二义。言二乘者。一就初心机性及种子说则回心已还并是声闻藏。二直进已去是菩萨藏。二就初回心上心解行说则回心已去是菩萨藏。未回心者是声闻藏。三乘准可知。今地持文分部者据此第一义也。
  小乘之中有十二部。复说九部。谓无方广无问自说及受记。如法华经说。说三乘二乘等。何故皆有二种说十二部。
  答。由所据望兴教显理不同故。如一乘中一方广部。即据摄法复有九部者约分齐言。由形下小机故三乘之中有十二部。复说十一部者。十二部据摄法。有十一部者。形上大机故。直进之人有方广部。回心之人无方广部。起彼回心人僧上信心故。小乘之中有十二部。则摄法也。有九部者。欲彰菩萨胜机胜法显彼声闻愚下不足故。余可准求耳

    五十一翻依等义。序品后释。取论道法及地品初释。取释文法也

  问。圣教差别隐现不同。云何得知文义分齐。
  答。若欲解其文义当用八种方便。约之则解。一四意方便。二四依方便。三七例声方便。四释门方便。五二诠方便。六自相共相方便。七依声方便。八论义得失立破成量等方便。初四意者。一平等意心及理普遍故。二别时意义在别时故。三别义意义在别证故。四众生乐欲意随彼机欲教义前后不定故。二四依者。一令入依。二相依。三对治依。四翻依。翻依有五。一相望翻。相形取义故。二增字翻。加字会义故。三会意翻。以意会义故。四借势翻。如羝羊斗将前而更却等。五异事翻。于一名下有二义事。而会取正故。三七例声。一补嚧沙沙。此名俗作业声。如说树木等声。二补嚧私所发至教业声。如说故思造业等声。三补嚧崽拏业具声。如说刀杖能成等。四补嚧沙耶所为声。如说助伴等。五补嚧沙[多*页]所因主声。如说王主父母等。六补嚧杀娑属主声。如说奴仆等。七补嚧[攸-ㄆ+杀]所呼依声。如说音声名味句等。又七例声第一如世所直说。第二言即位。由言成。第三起言依位本语。第四起言为所立。第五所由因位等。第六自成由于他。第七所说能诠教声。所属宜可思准之。六种释门者。一依主释。如依师显弟子业等。二持业释。举作用以显礼故。三相违释。如举白以显黑等故。四多财释。举彼众德以显义宗故。五邻近释。如举正因以显亲果义等故。六带数释。如第一义谛。举第一数以显胜故。诠有二种者。一表诠亦名直诠。直显义故。二遮诠。防彼异非以成是义故。自相共相分齐者。其自相义当彼法体自体相也。共相者假诠实义共如假相故。论义得失立破论等者。广如罗什翻。论义得失立破论真谛所翻如实论。广略二因明即大域龙商羯罗所造论等具显其法也。声有三种者。一男声。直申能对治等声。二女声。委出所治障等声。三非男非女声。如说余道理等声。依上方便得会圣教应真实义。此文在一乘及三乘。余宗不具显。若无尽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应法界故。若从文相别即是三乘也

    五十二俗谛入普贤门义。十地品初释

  问。帝王行几教令王得证一乘佛法。
  答。正法念经为王等说三十七法。一者军众一切净洁。二者依法赋税受取。三者恒常怀忍不怒。四者平直断事不偏。五者恒常供养尊长。六者顺旧依前而兴。七者布施心不悭吝。八者不摄非法行者。九者不近不善知识。十者贞谨不属妇女。第十一者闻诸语言不信一切。第十二者爱善名不贪财物。第十三者舍离邪见。第十四者恒常惠施。第十五者爱语美说。第十六者如实语说。第十七者于诸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第十八者知人好恶。第十九者常定一时数见众人。第二十者不多睡卧。二十一者当不懈怠。二十二者善友坚固。二十三者不近一切无益之友。二十四者嗔喜不动。二十五者不食饮食。二十六者心善思惟。二十七者不待后时安详而作。二十八者法利世间。二十九者恒常修行十善业道。三十者信于因缘。三十一者常供养天。三十二者正护国土。三十三者正护妻子。三十四者常修习智。三十五者不乐境界。三十六者不令恶人住其国内。三十七者于一切民若禄若位依前法与人

    五十三一乘得名意。四十无碍后释

  问。一乘语字几意故说。
  答。有八意说。一为不定机性声闻通因及果故说一乘。二为欲定彼不定性菩萨令不入小乘故说一乘。三据其法。真如是一。诸乘皆依真如以体摄相故说一乘。四据无我等。无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据无我理通故说一乘。五据解脱等大小诸乘脱烦恼障。据脱障通故说一乘。六据性不同。声闻身中先修菩萨种性。后入声闻。约性二处是通故说一乘。七据得二意。此有两二意。初二意者。佛意欲摄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据此意乐故说一乘。自体有法性为自体。第二佛先为彼声闻授记。欲发声闻平等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佛为此意与诸声闻等皆受记。据佛等意故说一乘。第二义于一言下有二义。一实声闻摄从自体意乐。二有实菩萨。名同声闻及菩萨化为声闻。于一授记下有其二义。据一受记意乐故说一乘。八据为化意。佛为声闻作声闻佛。所以同彼声闻者欲令彼修声闻行。故现同小佛欲摄末归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据能缘化心故说一乘。约此八意括声闻乘本来是一。唯声闻人不了自法。谓言有别。意愚住声闻行。从彼愚故诸佛所诃。今一乘所救者据此病别也。此文义在摄论也。略举五十问答以通大教相显。诸文准之可见也。此依华严经而所示矣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