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华山志卷八


    九华山志卷八(内摄二门:一、物产门第十。二、志余门第十一。)

    物产门第十(内分谷、茹、茶、木、竹、花卉、鳞介、羽毛各子目。)

  巍巍九华,名尊禹甸。毓秀钟灵,物华藻绚。罗汉结绦,菩萨垂线。玉女擎幢,仙人把扇。念佛鸟鸣,伤生蛙谴。性相三千,随缘不变。志物产。

    谷(附竹实)

黄粒稻

  旧传其种由金地藏自新罗携来。颖芒,肥粒,色殷,香软,与凡稻异。
  李之世诗:金粟原来是佛粮,僧云移植自殊方。山禽未敢衔遗粒,香钵先擎供法王。

竹实

  明嘉靖年间,凡再见。春夏开紫花,结实如麦,可食。﹝陆冈竹实表,已载灵应门。﹞

    茹

石芝

  生悬崖峭壁,采者[糸+(一/旦)]引而上,服之身轻延年。生阳鎅者色紫,生阴鎅者色黑。

竹蕈

  柔白如菌。采食者,先以灰煮,其汁如血,漂净,再煮,味若珍脯。宋陈仁玉菌谱云:生竹根,味极佳。(按蕈菌通。旧志作簟,误。)

    茶

金地茶

  梗空如篠,相传金地藏携来种。
  李之世诗:碧芽抽颖一丛丛,摘取清芳悟苦空。不信西来禅味别,醍醐灌顶雪山中。

闵源茶(乃闵氏源所产之茶,旧志作茗地源茶。误。)

  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芽。茎条虽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天圣初,郡守李虚己,太史梅询,试之,以为建溪诸渚不及也。

    木

五钗松

  松子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即五粒松实也。苏颂谓:粒,当作鬣。谓之五钗松者,钗本双股,松叶皆双,故名。而此松有五叶,如钗,有五股,因名为五钗松耳。

千秋松

  长数寸,即草本之卷柏,生绝巘之处。人得之,多置于盆山之上。或置之干燥处,日久虽然枯瘁,见水则依然苍翠。(此即俗所谓九死还魂草,煮亦能活。)

仙人烛

  木似梧桐,大可盈握,长尺余。多津液,逾年不枯。每燃一枝,可延数刻。好事者,多秉之游洞府。
  李之世诗:梧心邑露酿成泪,竹干迎风迸作珠。为悯世人多漆睡,特留仙烛照昏衢。

罗汉柏

  高可一二尺,叶如侧柏叶,而翠色可爱。

飞仙盖

  一本高挺,无他枝,唯木末樛然下垂,敷条散叶,圆密如盖。或女萝陵霄,彩灿相附。

罗汉绦

  木本如桧,高数丈,翠叶闲垂,心白色,长尺余,作结成绦,故名之。
  李之世诗:罗汉迢迢行道时,衣绦解下挂岩枝。生来不作同心结,一任柔丝拂地垂。

菩萨线

  如桧木,但枝叶长垂,欲及水石,纷然如散丝线,色翠香清。
  李之世诗:谁将弱缕散晴晖,菩萨峰头喻法微。留与山僧闲补衲,白云裁作七铢衣。

玉女幢

  叶细长而清泽,经霜不凋,高及一二丈。自根而上,皆成层级,状如幢节。生阴岩绝巘之上,俨成行列。烟霞笼蔽,若羽卫然。

仙掌扇

  木端生叶三四,大如羽翣,两面相合,色翠清香。峰岭岩洞之前多生之。
  李之世诗:仙掌摇风立翠峦,似迎毳翣下云端,人间热恼真难遣,才到苍岩沁骨寒。

金钱树

  树体挺直,干黑枝青,春间布叶长而翠。夏秋之交,枝上透细条,如以线贯钱。或一贯三四枚,多者十二枚,老作金色。一在太白书堂,一在金沙泉畔,皆高二三丈。

    竹

南天竹

  虚中疏节,丛生如竹,稠密不凋。春青夏碧,秋丹冬紫。涧傍岩麓有之。

观音竹

  茎小叶细,长不满三尺。生岩石,苍翠,经冬不凋。

石竹

  一名龙须竹,生红紫色细花。

    花卉

金步摇

  丛生蔓衍,其花四出,皆偶对栉比于枝叶间。无风亦常摇动,干弱而花繁,故尔。
  僧希坦诗:偶对丛条巧栉成,动摇徐步寂无声。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

仙桂

  叶细柔而色碧绿,其花如绛囊,其实如丹珠。每露凝枝上,风过林间,清香袭人。

玉璎珞

  其花圆洁,如真珠散缀。柯条疏密,宛若流苏,而四时不衰。

钵囊花

  木本,高丈余,叶细而长,色翠而泽。花生叶上,萼如黄葵,香闻数里。或闻金地藏游南台,适有花落钵中,他时不落,其以此而名与。

莎罗花

  其木大小不常,与凡木顿别。每七叶九叶丛生,苞如人面,眉目宛然。花似牡丹,相倚而生。色类拒霜,香如菡萏。

蜡花

  花五出,房小,瓣厚,色红黄,结子如蜡。

五色踯躅

  花一种而五色。(按黄者,为羊踯躅,即本草所谓闹羊花,有毒,能迷人。)

木莲花

  木本,高数丈,皮似厚朴,叶大如扇,其端微凹,阔六七寸,长倍之。四月花开如莲,香闻数里。有红白二种。(此依九华纪胜所录,与旧志所载全异。德森在江西百丈山见过此物,且与纪胜所记情状,及考异诸说,全同。)

水仙花

  生幽涧中,与闽产无异,但花较瘦,而开于雪中耳。

松竹梅

  干有节如竹,叶细如松,花如梅,根如蒜,瓣有毒。

龙须草

  长三尺,劲细无节,丛生岩壁。采者攀援而得之,织以为席,精密可用。

九节菖蒲

  丛生溪谷间砂石上,根一寸九节。方技家云:东流石上生者佳。天禧中,郡守曾公,表进尚方。今且有一寸十二节,及二十四节者,九节不足道矣。谢枋得歌,一寸九节通仙灵。
  张籍诗: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韩太史世能,谢苏令君惠菖蒲诗,邑侯元是九华神,遗我青蒲香可纫。为问当年勾漏令,丹砂几许解分人。

凤尾草

  生岩谷水次,叶如凤尾,性最寒。

金星草

  叶上有金星点,根中有黑筋如发。

百合

  根如未开莲华,多瓣合成,可食。形如大蒜,故又名鬼蒜。土人取之,蜜煎为果。

黄精

  此物处处有之,要以九华为尤胜。有正偏二种:正精,叶细,形如荸荠,串生十二珠,闰年则十三珠。九蒸晒,服之益人。偏精,叶大,亦串生。唯形偏如姜,俗呼野生姜。

    鳞介

四腮鱼

  以十月出石岩潭中,松江秀雅桥,难独擅奇也。

石斑鱼

  长寸余,出雪潭,鳞具五色。

嘉鱼

  丙穴之种也,出涌泉中,白鳞红鬐,巨如手掌,每岁一出。

绿鱼

  出鱼龙洞,细口绿鳞,每暮春出。

鲖鱼

  出黄匏城溪中,极小,游泳可玩。

医鱼

  即四足鱼,俗称水鼠。身黑腹红,较蛇医肥而短。生垂云涧。久旱,出则得雨。

石梆

  状类蛙而大,有黄黑二种,生石岩涧中,即闽越间蛤也。其声橐橐然,如梆,故名。

    羽毛

唤起

  形不逾反舌,春晓则鸣,每声,则连呼起字,其声圆滑如鹂,林薄丛密处,多栖息焉。韩退之诗云:唤起窗全曙,即此鸟也。
  李之世诗:海白沙明风满天,宿云如絮裹山巅。曙窗唤起游人梦,犹有山房熟睡禅。

念佛鸟

  形大如鸠,羽色黄褐,翠碧闲而成文。音韵清滑,如诵佛声,一名念佛子。韦蟾诗云: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驼经马。
  李之世诗:莲华九瓣坐中央,栏楯重重树几行。是处海潮音不断,人禽同说往西方。

捣药鸟

  形罕见。春夏之间,月夜,独鸣于深岩幽谷之中,啼曰:克丁当,宛如杵臼敲戛之声,清亮可听。
  王梅溪诗: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闻说仙翁捣药处,鸟声依旧克丁当。

云韶部

  俗名音声鸟,凡有二种:一种,形如练鹊,毛具五色,喙红足碧。一种,形差小,羽杂玄黄,足或青赤,多居高峰绝顶,面旸谷而巢。飞翔有序,群族必单,于春夏早秋时见之。每风轻烟暖,则音响互发,宛如一部箫韶。

山凤凰

  大如雄雉,绣颈衮背,劲骹悍目。朱冠特起,形如戴盂,夜以承雨露,则互饮之。亦不常见,或曰:竹实生,则来栖隐焉。
  李之世诗:苦竹无花讵足餐,禽声闵嘿讼烦冤。人间亦有戴盆者,甘露谁为灌顶门。

惜春鸟

  形似燕而小,其声清切,翅绮黄白。春深见人,啼曰:莫摘花果。或犯之,则群飞掠人,连声而呼,乡人目之曰护山鸟。王梅溪诗曰:莫向山中摘花果,惜春啼鸟怒人攀。
  李之世诗:名花偏妒鸟衔残,多著金铃树底安。谁信山禽更解惜,声声啼切护春阑。

提壶芦

  状类燕子,色错黄褐。春日则呼曰:提壶芦,沽美酒。

湿湿鸟

  鸟自呼其名。晴鸣则雨,不鸣则晴。羽色黝翠,修尾扬翅,其形亦如燕。

婆婆饼焦

  大不逾雀。每春夏秋,啼曰:婆婆饼焦。俗名胡须怪鸟。
  僧希坦诗:绿柳含烟烟不消,红花喷火火无烧。如何焦却婆婆饼,每对春风舌苦饶。

碧鸡

  雌雄相逐,性不肯群,形采如鸦。翠膊碧臆,鸣声甚清。每岁翼二雏,羽翮成,则旧者飞去。

羚羊

  形如羊,色褐,角类竹节而蹙。能避网罟,人鲜得之。
  周赟诗:獬豸同群性嫉邪,长须蹋遍九莲华。参禅许挂羚羊角,莫遣金刚献佛牙。

苍鹿

  嘉靖中,乡人于天柱峰边见一鹿,毛甚长而色苍,盖五百年物也。

玄鹿

  周凤冈九华纪游,嘉靖甲子,于黄山五老峰傍,见黑鹿,有光,遇于仄径,无可回避,上有悬崖,高二三丈,鹿一跃而登。及道光甲午游九华,于天台峰下遇之,摩肩而过,疑即黄山物,以问山僧。据云:本山向有此物,必百余年始一出,乃数千年仙兽也。

附九华扇

  础骨,两夹鑴百寿图。黑油纸面,以泥金图九华。既为青阳县官岁修贡职,不得谓非方物也。况康熙乾隆御赐之额,每岁江南入贡之图,皆九华之邀宠于天庭,而有光泉石者也。前志俱未载,至清光绪周志始附及,殊当。
  周赟诗:青阳自古属宣州,九华曾邀太白游。一字名更醉草草,题诗不及敬亭好。谪仙去后刘郎来,看山巨眼公论开。尤物一见惊奇绝,敬亭不觉无山色。吾家山门天下奇,谪仙刘郎两不知。青阳一官恣闲散,索图先借九华看。白绫半臂世已无,县官贡扇金模糊。年年远向杭州买,金陵画工价更倍。九重但知贡青阳,虚名要使九华当。广文买扇自图写,不以官物饰文雅。虚声附和耳食多,才薄将奈名山何。欲借刘郎诗题扇,恨君未识山门面。明朝挥扇入画图,看比山门山如何。

    志余门第十一(分三:一、杂记。二、自治、三、生活。)

  上下古今,人事万变。自治谋生,总归佛眷。古木有灵,顽石善幻。人化涌泉,鬼吟循涧。断爪残鳞,聊广闻见。写以余沈,非关真面。志志余。

    一、杂记

  新罗国,在东海东,朝鲜国之东南。国王姓金,隋文帝时通贡,始封为新罗国王。其人如中国,读中国书,能诗。女子鬒发色美,唐贞观时,女主善德,表请改章服,从唐,故称为君子之国。国有鸡林州,贾人市香山诗,即其都也。唐费冠卿化城记,称金地藏,为新罗国王子,金氏近属,贞元十年,寿九十九岁。冠卿与地藏同为贞元人,此实录也。(前史于外夷小国之王,多称王子。地藏为新罗王之家属,国王姓金,故曰金氏近属。)

  散骑常侍关文衍,画九华图于白绫半臂,号九华半臂。自谓令此身常在云泉之内。

  新唐书高骈传,吕用之者,鄱阳人,世为商侩,往来广陵,得诸贾之欢。既孤依舅家,私盗其室,亡命九华山,事方士牛宏徽,得役鬼术。卖药广陵市,始诣骈亲将俞公楚,验其术,因得见骈,署幕府,稍补右职。

  陶守立,于九华草堂壁,画山程早行图,笔致清逸。

  宋滕宗谅,始作九华图,今不传。曹机,有石刻九华六图。程鹏飞,改六图为东西二图。元吴天锡,复总东西二图为四图。图佳,亦无取多也。

  清江九华图一卷,画秋浦两岸,中横大江,林木楼台,极其精细,笔意类燕文贵。后有石林二印,并刘须溪跋。

  胡应鳞诗薮,南唐九华山人,熊晙,早行云: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山居云: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

  周让谷,形体丰硕而性剧,喜游山。尝同沈惕庵游九华,方近半霄亭,数人掖之始得上。吟云:仆懒童嗔予亦倦,天风扶上半霄亭。及望天台险仄,益股栗不能登,作五古以谢同游。后二韵云:我身如駏蛩,我行如羖鳚。乘风复何能,甘作退飞鹢。

  东岩有僧,少时,每见云生岩谷间,辄能辨色,或碧、或白、或黑、或紫、或易散、或不易散,一一识而收之。法以瓷瓶倒覆云上,候其满,以燥纸糊封之。客至,用针刺孔,则缭绕而出,须臾满房屋间,以之饷客。东坡诗云:近来学得收云法,拟把一囊赠我行。

  明纪,徐达传,达还镇池州,与遇春设伏,败陈友谅军于九华山下,斩首万级,生擒三千。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太祖不怿,悉纵其余。(按中山开平,同佐太祖,功业相等。中山宽厚,子孙蕃昌。开平好杀,身后萧条。即此坑降一事,已见一斑。因果岂不可畏欤。)

  池州府齐山,有石峰林立,苍翠如削,号小九华。

  新安有山,九峰如芙蓉,号小九华山。

  东坡壶中九华诗序云,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云: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重重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崇宁元年五月,黄山谷系舟湖口,正臣持此诗来,石既不可复见,而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因次前韵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赖有霜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

  池州僧默公,住长安慈恩寺。郑谷题其院云:虽近曲江居古寺,故山终忆九华峰。春来老病厌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晋昌唐燕士,隐九华山,夜步林中,有白衣丈夫,戴纱巾,貌孤俊,循涧而来,吟步自若。吟曰: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垄茫茫野花发。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唯对空山月。将与之言,未及而没。明日燕士问里人,有识者云,吴氏子,举进士,善为诗,卒数年矣。按河东记,无名小鬼,赠韦齐休诗,与此正同。其诗云:涧水溅溅流不绝,芳草绵绵野花发。自去自来人不知,黄昏唯对青山月。

  水月庵,有罗汉柏,高二三尺,群鸟栖焉,似山雀而小,色苍翠。庵中一老僧呼曰:徒弟,便就食。或客至,僧亦呼之,即群下,甚驯扰不惊。后僧终,鸟尽飞去。

  卢生,不知何许人。明郑太宰用章,赠诗云:九华卢生,远涉江淮,走云中,历太行,上天子之都,称壮游矣。貂敝言旋,赋此赠别。诗曰:九华仙客揽征衣,极目归鸿逗雨飞。郑重青萍休夜吼,风尘谁复辨支机。

  士大夫道经青阳,无不登九华。一经大官驻节,邑令发一符牒,本山住持僧,供帐劳费,不可言悉。鄢陵郑公二阳抚皖时,过不往。有过青阳,王令邀游九华山,不赴,因赋诗示之曰:遥望华峰路不赊,飞云片片堕檐牙。因怜舆卒肩头苦,更揣僧徒腹内嗟。供亿纷纷劳梵舍,送迎仆仆罢官衙。权将图志当游具,领略山光趣已奢。

  池州府志言,九华深处,广邃如堂,可容数百人,怪石咸仙佛之像。洞悬钟乳若幢盖,旁列金黄牡丹仙桂等花。有猎者逐鹿,偶值其胜,折花以归,人惊异之。及复往,遂失其所。此山南鱼龙洞中实境,非幻景也。

  宣城记,载临城县西北四十里,盖山,高百余丈,有舒姑泉。昔有舒氏女,与其父析薪,倦坐,牵挽不动,乃还告家人。比往,唯见清泉湛然。女母曰:吾女性好音乐,乃弦歌,而泉涌回流,有朱鲤一双涌出。
  按盖山,即九华翠盖峰。舒姑泉,为雪潭之源。
  ﹝按此女乃化鲤,而非化泉。人身化鱼,当为罪报所致,何足咏歌。许止净识。﹞

  胡长白家于武学之右,袁府巷内。偶锄后园地,忽铿然有声,异之。以手擘土,见一研山埋其下,出之,长可尺许,高数寸,峰峦崷崒森秀,纹如胡桃,色黝然,真几案之佳物也。长白以形类九华,因名小九华,如东坡先生仇池石故事。

  蔡州苏昆生,维扬柳敬亭,尝客于左宁南武昌军幕。柳以谈,苏以歌,为幸舍重客。宁南没九江舟中,百万众皆奔溃。柳先期东下。苏生恸哭,削发入九华。

  楚寒碧上人,自竟陵入九华,谭友夏弟元声,字韵远,为书导之于贵池刘征君。寒碧名僧,能诗,有游九华数章,今不传。

  云仙杂记云,九华小民,浚池,得物,状类竹根。旁有一铭曰:浮阳笋,太古孕,投酱缶,三年不尽。民不识字,令人读之。试以豆一斗造酱,投物其中,果三年不减。

  九华茶,唯茗源最佳,见称于阳明九华赋。诸峰所植,虽不及此,然味清泉洁,较他山犹胜。(据光绪周志方产注明,茗源,应作闵源。)

  梵书言,佛项有圆光,亦云白毫光。评文者,每借以喻题之元神,不知此固人人皆有,非其时地则不见耳。光绪庚子早秋,修九华志,方编诗,晓行九华山田间,时稻花含露,绮旭初升,自顾影横碧毯,头上有气晕,圆如车轮,白光闪烁,如罩一圆玻璃,从者诧异。予谓,人皆有之,使以影就稻,果然。第有大小明暗盈亏之不同,盖因人之邪正强弱寿夭而别也。周赟识。﹝按佛项有圆光,眉间有白毫,是两事,非一物。山门误为一,及作顶有圆光,俱全不知佛之相好所致。又山门已知人人固有之光晕,有大小明暗盈亏之不同,即可判其人之邪正强弱寿夭,而仍一味毁谤佛法,亦自欺人之甚也。德森识。﹞

  清光绪二十年秋八月,有挑夫王某,素有烟癖。自徽之屯溪,肩货至九华,行经洗手亭,薄暮,倦极,息肩,坐道旁。仿佛见茅屋内有灯火,亟思取茶止渴。甫入门,适旧相识者,仍以卖烟为生计。略叙寒暄,饱尝烟味。临行,给铜钱,犹一再辞而始受。王某肩货到山,已二鼓矣。明日卸货于某号,言昨夜吸烟事,闻者惊异,谓某已死年余,葬某处。王某愕然,邀人趋视,昨晚经行处,果黄土一坏,铜钱犹存在也。

    二、自治

  甲、佛教会,民国三年成立,为本山总机关,由丛林与各寺庵组织之,性质与地方自治相近。有图记,文曰:青阳县九华山佛教会之图记,以昭信守。地点,在化城寺。公推正副会长,主持会务,任期三年。经费,在印签捐四成开支。民国十一年一月,改会长为理事,公推六人,分任会务,扫除旧习,精神形式,顿改旧观。后以事权不一,转滋纠纷,十三年冬,仍复会长制。
  乙、教育,清宣统二年,县教育会,推广教育,九华始办初等小学,经常费,由各寺庵募助。假太白书堂为校址,僧俗同校,因地制宜。民国元二年,受军事影响,香烟冷落,经费无著,遂停办。十一年春,佛教会改组,各理事热心公益,以规复学校为前提。旋以校舍建筑,尚待筹画,议遂寝。十四年春,西区第二初级小学始成立。
  丙、慈善,九华阴骘堂,历有年所。向有弓田三十三亩三分,荫山八号,市房三重,无他项消耗。所有收入,专事施棺掩埋,由山主轮管。每年冬十月十五日,各姓执事,齐集阴骘堂,审查收支帐项,以便接管,而专责成。
  丁、警察,九华属青阳西乡,庙前镇,向有警察分所。九华五方杂处,每届秋冬,香客云集,因划为西乡特别区,设警察分所,以便保卫治安。常年经费,由佛教会担任。
  戊、捐务,九华化城寺,天台顶,地藏塔,印签两捐,始于清宣统元年,时以池州开办中学,经费由六县摊认。此外如贵池之铁板洲,青阳之九华山,每年认缴教育费若干圆。九华印签捐无定额,以六成解中学,四成供给地方公费。自池州中学迁省城,改为省立第七中学,省款开支。六成捐务,始由县教育会收回。近年印签捐,列入地方教育费项下,由佛教会承办。全年总数,一千四百一十圆,分期呈缴。自二圣殿,至天台顶,不准私售印签,妨碍捐务。
  己、山董,九华庙宇林立,环月牙池三面,延及白马亭,多为商店。凡地方有关本山公务,由化城寺住持召集各寺庵,暨各商号,议决进行。向有商董,如现行商例,董事无定数。清宣统元二年,始有临时山董名称。然九华以寺庵为主体,山董系帮办性质。民国初年,泾邑吴君霖轩,经商九华,毅然以本山义务为己任,兴利除弊。刘前知事,照会为九华山董。十余年来,维持提倡,僧俗景从。至于重建三元桥,修筑二圣殿以下道路,尤多所援助。倪前知事赠额曰:卫法保商,其嘉奖盖有由也。

    三、生活

  甲、九华庙宇,有檀信捐助香灯田,有僧人自置田土,加以募化法事等项收入,以为生计。其无田土者,有香火之赀,亦可稍以自给。迨民国以来,军事旁午,香烟冷落,亦清苦异常。
  乙、九华商业,以正八九十月为极盛,时间虽短,而获利颇丰。生货变为熟货,商业多兼手工。玩具,如木刀、木鱼、木叫、竹笛。用品,如木盘、竹箸、饭筒、果盒、样包。食品,如姜片、黄精、茶叶、查饯、[廿/麻]糕。皆本山出品,工省而价廉,销场颇旺。其他各货,自外入者,运费增加,价亦昂贵。
  丙、九华山田,峻如梯,小如笠,瘠如沙漠。唯泉水灌注,保无旱干。午节后分秧,重阳前始收获,每亩收不及三百斤。且多风灾,若谷熟遭风,则收成更歉。山高性寒,无蚕桑之利。农事毕,则采薪。下季香客云集,山路崎岖,车马不便,农人多充兜夫挑夫,其工值较普通劳工为优。
  丁、游手好闲者,多依赖香客为生活。秋冬之交,乞丐途为之塞,由二圣殿至山为多数。野蛮无赖,每滋事端,进香者视为畏途。自添设警察,派人巡逻,始扫除恶习。

    新编后跋

  九华山,自唐李青莲定名,金地藏卓锡,及见地藏生前灭后一切神异,凡稍知佛法端倪之士,即知其时金地藏,实为释尊在忉利天宫,嘱累担荷救度末世苦恼众生之地藏菩萨所示现,兹山即为菩萨应化道场,(应化之义,详卷首印老序。)了无疑义。故得香火肸蚃,与清凉,峨眉、普陀,并峙,称为震旦之四大名山。
  大士悲深愿切,灵应昭著,众生蒙福获益之事,纸不胜书。奈开山以来,虽大明嘉靖、万历、崇祯、大清康熙、乾隆、光绪,七次(万历二次)编辑山志,概由官厅主修,儒士秉笔,从未得一深通佛法之高僧钜儒,参与其间,发挥佛法有关世道人心,国家社会,普利众生,不可思议之实理实事。前六次,虽未发挥,尚少毁谤。至光绪周志,诬蔑三宝之文,连篇累牍。稍知佛法利益者阅之,无不疾首痛心,实为大士名山一大憾事。
  李圆净居士,因见印老法师,已将王雅三先生所编之普陀新志,改正流通,(老人全不露有改正之迹。)又念兹山各志之纰缪。乃恳请将清凉、峨眉及此山,三山志,一并改正流通。俾四大名山,同得良好志乘,遍布寰宇,庶未读佛经之士,亦有稍知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士,助佛宣化,救度众生,不可思议之大威神力,并知四大士之殊胜道场,渐增信仰,佛法前途,亦多利赖。老人素以宏扬佛法,利济众生为己任,即慨然允许,力任为之。一面函许止净居士,佐助点缀。清峨二志,早已出书。(出书经过,已见各志流通序,及本志卷首二序中,此不赘。)兹志之延阁数年,迟迟难就者,厥有数因。老法师近年印行各书,多其自行订定底稿,森与陈无我居士助校对。及峨志尚未订完,老人目力锐减,由森逐一奉命以蒇其事。至兹志,但由许居士标出编订大意,一切订定安顿手续,老人目力日差,概命森次第料理。森本苦恼谫陋,何堪胜此重任。幸李居士征集书籍颇富,许居士标明大意甚妥,及森常在老人座下,随时可以请问。但各门多须重新编辑,实非清峨略修之比。加之老人全不经手,森又心目暗钝。此为多延时日之一大原因。再森业障深重,值此法门多事之秋,为南赣佛法,求保存寿量寺,及挽救江西第四第八两行政区,二次没收寺产案。自癸酉春,至丙子冬,四年之内,多为此三事奔走呼号,函电驰求,吁请援救。虽仗三宝不可思议之威神加被,十方护法之大力维护,一一达到美满结果。而森之光阴精神,大都消耗于此。至丙子夏,竟积劳成疾,迄今尚未全愈。此又一再延宕之最大原因,森实应尸其咎。(冀塞延宕之责,叙此缕琐。)今幸
  大士慈光普照,老法师福德加被,逐卷多循许居士标示大旨,(损益去留,多其指定。新增有关佛法之文,更多由其指出。)编订完成。复得性寂大师,与陈无我,仇德恒,二居士,佐助校对,致能完成此举。虽森知识谫陋,当然纰缪仍多。但今风气大开,明达之士,多通佛理。想阅之,自知佛法有益身心,取金遗矿。不致徒计文辞工拙,买椟还珠。较之六种旧志,或可稍慰赞仰大士之深心。至其中所有错讹,切望阅者指示,庶可识之,俟后贤再版改正。又形胜、梵刹、建置,各门,编者不能亲往勘对,只依旧志,指南等书,斟酌而定。然时世推迁,古今莫定,挂漏重复,势所不免。卷三梵刹门后,已略述所以。博雅君子,幸勿以现状不符见责。如有指正,实所欢迎。此皆不慧馨香祷祝以俟之者。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四月。
    释迦文佛圣诞日,苦恼比丘德森谨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